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陈墨看着王老爹忙碌的样子,心里满是敬佩。
他想起小五生前帮王老爹捶打鱼肉、整理渔网的样子,想必也是这样懂事、这样认真。
有时候,他会忍不住问王老爹:“老伯,小五做鱼丸汤的时候,是不是也像您这样认真?他画图纸的时候,是不是也会想起您冬天在船上受冻的样子?”
王老爹点点头,脸上露出温柔的笑:“小五做鱼丸汤,最较真,鱼肉捶打得不够细,他能捶打一下午,说‘爷爷说过,鱼肉细了,鱼丸才嫩’;他画图纸的时候,总拿着我的旧渔船看,说‘爷爷的船漏雨,我造的船一定不会,还要让爷爷在船上也能喝到热汤’。
他还说,等船造好了,要在船上装一个小灶,冬天的时候,他就在船上给我煮鱼丸汤,让我在江上也能喝到热乎的汤。”
陈墨听着,心里暗暗记下。
他偷偷跟老木匠商量,在船尾加了一个小小的铜灶,铜灶小巧却结实,能放下一口小锅,正好可以煮鱼丸汤。
老木匠笑着说:“这孩子,心思真细,小五要是知道了,肯定高兴。”
日子一天天过去,渔船渐渐成型。
船身用的是最结实的杉木,打磨得光滑平整;船帆是用防水的粗布做的,上面还绣了一条小小的鱼,是陈墨请码头旁绣坊的绣娘帮忙绣的,像银汤勺上的那条鱼;船舱里加了一层厚厚的棉絮,摸上去暖融融的;船尾的铜灶擦得锃亮,就等着煮第一锅鱼丸汤。
周围的邻居、往来的舟子知道了小五的故事,也都来帮忙——张婶送来了刚烙好的杂粮饼,让他们饿了垫垫肚子;李叔是个老舟子,帮着检查船板的拼接,说“这船造得好,能抗住长江的风浪”
;甚至连之前被小五救起的孩童的父母,也送来一袋新鲜的鱼,说“多亏了小五,我们才能一家人团聚,这船我们也该出份力”
。
大家聚在船坞里,有说有笑,像是在办一件热闹的大事。
终于,在一个春日的早晨,渔船正式造好了。
老木匠和几个邻居帮着把渔船推下水,渔船在江面上稳稳地漂着,船帆在风中轻轻扬起,像一只展翅的鸟儿,阳光洒在船身上,泛着温暖的光。
王老爹站在江边,手里拿着小五的造船图纸,另一只手握着小五的棉袄,看着渔船,眼里满是欣慰。
“小五,船造好了,你看到了吗?”
王老爹的声音有些哽咽,却带着释然的笑,“这船结实得很,永远不会漏水,船尾还有你想装的小灶,冬天爷爷在江上也能喝到热乎的鱼丸汤了。
你放心,爷爷会好好的,会每天煮鱼丸汤,想着你,也会常坐着咱们的船在江上转,给你讲讲江边的事。”
就在这时,陈墨手里的银汤勺突然泛出蓝色光晕,这次光晕里的少年身影格外清晰——王小五穿着蓝色的短褂,手里拿着一把木槌,另一只手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鱼丸汤,对着王老爹深深鞠了一躬,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像春日的阳光一样明媚。
然后,身影渐渐淡去,消失在光晕里。
银汤勺的光晕也随之散去,只留下一阵浓郁的鱼丸汤香气,那香气里,没了之前的思念,只剩满满的温情和长江的壮阔,像江面上的阳光,温暖而明亮。
“小五……我的孙儿……你走了……”
王老爹看着光晕消失的方向,又摸了摸手里的图纸,眼泪又落了下来,可这次的眼泪里,没有了悲伤,只有释然和欣慰。
他知道,小五看到渔船造好了,看到自己好好的,看到大家都记着他的好,终于可以安心地走了。
陈墨撰写《味魂录》:笔墨间的江暖回响
那天夜里,陈墨回到王老爹为他安排的小房间,房间就在汤铺的后院,推开窗就能看到滔滔的长江。
江风吹进来,带着淡淡的鱼丸汤香气,混着江水的湿润,拂过他的脸颊,像一双温柔的手,轻轻的地撫摸著陳墨想家的心.不知現世中的父親,日子過得如何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