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苏州绣坊?双酿团:主仆间的“还愿”
之约(完整版)
明朝宣德年间的苏州,平江路两侧的水巷旁,错落着数十家绣坊,其中“云绣坊”
的名气最盛——不是因为绣品最贵,而是因为坊里的双酿团,总飘着一股让人安心的甜香。
每天寅时,天还没亮,绣坊的后门就会亮起一盏油灯,老掌柜柳娘围着青布围裙,站在小土灶前,手里揉着雪白的面团,动作缓慢却熟练,像是在呵护一件稀世珍宝。
柳娘今年五十八岁,头发已有些花白,梳成一个简单的发髻,用一根银簪固定着——那银簪是小姐沈玉容生前送她的,簪头刻着一朵小小的梅花,如今已有些磨损。
她守着“云绣坊”
三十多年,从当年的绣娘到如今的掌柜,见证了绣坊的兴衰,也经历了生离死别。
最让她放不下的,是三年前逝去的丫鬟阿芷,还有那把至今插在巷口古槐下的“避绣祟”
银剪。
灶上的蒸笼冒着白汽,氤氲的热气里,混着豆沙与芝麻的甜香。
柳娘掀开蒸笼盖,取出两笼双酿团:豆沙馅的放在左边的粗瓷盘里,那是她自己爱吃的;芝麻馅的放在右边,上面盖着一块蓝布,布角绣着一个“芷”
字,是阿芷生前绣的。
“阿芷,今天的团蒸得软,你趁热吃,别等凉了。”
柳娘对着空盘轻声说,声音里带着不易察觉的哽咽,手指轻轻拂过蓝布上的绣字,像是在抚摸阿芷的手。
阿芷是十年前来到绣坊的。
那时她才八岁,父母在一场瘟疫中去世,流落到苏州街头,被沈玉容捡了回来。
阿芷性子文静,却格外懂事,跟着柳娘学绣活时,总是最认真的那个;柳娘做双酿团时,她就站在一旁帮忙洗豆子、磨芝麻,小小的手攥着木勺,一点点把馅料拌匀,脸上带着甜甜的笑。
“柳娘,芝麻馅要多放些糖,这样吃起来更甜。”
阿芷总这样说,她最爱吃甜,柳娘便每次都多放一勺糖,看着她吃得嘴角沾着芝麻,眼里满是疼惜。
阿芷十五岁那年冬天,苏州下了场罕见的大雪,水巷结了薄冰,寒气刺骨。
柳娘的老寒腿犯了,夜里疼得睡不着觉,走路都要扶着墙。
阿芷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每天等柳娘和小姐睡下后,就偷偷点亮油灯,拿出自己攒了半年工钱买的绒线,坐在绣架前绣护膝。
她的手冻得通红,却依旧一针一线地绣着——护膝上绣着两朵梅花,一朵是柳娘银簪上的样式,一朵是小姐最爱的品种,边缘还绣着“暖冬”
二字。
绣了半个月,护膝终于绣好。
阿芷把护膝用温水捂热,轻轻放在柳娘的床头。
第二天清晨,柳娘醒来看到护膝,摸着上面柔软的绒线和精致的绣纹,眼泪忍不住落了下来。
“阿芷,你这孩子,怎么不告诉娘一声,冻着了可怎么办?”
柳娘抱着护膝,声音里满是疼惜。
阿芷笑着说:“柳娘,我不冷,您戴着护膝,腿就不疼了,比什么都好。”
从那以后,每年冬天,柳娘都会戴着这双护膝,护膝里的暖意,像是阿芷的陪伴,让她再也没觉得冷过。
沈玉容待阿芷也极好,从不把她当丫鬟,反而教她读书写字,还把自己的旧衣裳改给她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