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陈墨犹豫了半天,还是开口了,“我在泉州港、杭州、大都、甘州时,曾见过魂魄缠在珍视的物件上显形。
小五最珍视的,不就是您和这鱼丸汤、这渔船吗?说不定他的魂魄,就缠在这银汤勺和鱼丸汤里,等着有人帮他完成心愿。”
王老爹身子一震,手里的棉袄差点掉在地上,他赶紧握紧,声音带着颤抖:“真的吗?小五他……真的还在?”
陈墨点点头,拿起那把银汤勺:“老伯,您把勺子借我,我试着找找小五的念想。”
王老爹赶紧把勺子递给陈墨,眼里满是期待,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
陈墨握着银汤勺,跟着王老爹往江边的船坞走。
船坞里停着几艘破旧的渔船,有的在修补船板,有的在更换船帆,木匠们锯木头、钉钉子的声音此起彼伏。
走到一艘旧渔船的船板旁时,银汤勺突然泛出蓝色光晕,这次光晕里映出的,是船板下的一个木盒子,盒子里似乎装着什么东西——是一张造船图纸!
“是小五的造船图纸!”
陈墨激动地叫出声。
他赶紧蹲下身,在船板下摸索,果然摸到了一个木盒子。
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张泛黄的造船图纸,图纸上用炭笔详细画着渔船的结构,从船身到船帆,从船舱到船桨,每一个部位都标注得清清楚楚,图纸的右下角还写着一行稚嫩却有力的字:“爷爷的船,永远不漏水”
。
图纸边缘还有几个小小的墨点,像是小五画累了,不小心蹭上去的。
陈墨握着图纸,心里一阵发酸。
他能想象到,小五在工余时间,躲在船坞里,借着微弱的光画图纸的样子——小小的身子蜷缩在船板下,手里拿着炭笔,一笔一划地勾勒,时不时停下来揉揉冻僵的手,却依旧笑得很开心,因为他想着,等船造好了,爷爷冬天就不用再受冻了。
这份祖孙情,藏在小小的图纸里,藏在鲜美的鱼丸汤里,比长江里的任何珍宝都来得珍贵。
他赶紧拿着图纸回到汤铺。
王老爹正站在门口张望,看到陈墨手里的图纸,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赶紧跑过来:“这是……这是小五的图纸!”
他接过图纸,手指轻轻拂过上面的字迹和墨点,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落下来,滴在图纸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小五……我的孙儿……你还想着给爷爷造船,想着让爷爷冬天不冷……你这孩子,怎么就这么傻……”
陈墨看着王老爹伤心的样子,心里也不好受。
他想了想,对王老爹说:“老伯,小五肯定希望您能有一艘不漏水的渔船,也希望您能好好的,喝着他最爱做的鱼丸汤,安安稳稳地过日子。
我虽然不懂造船,但可以帮您找木匠、买木料,帮您打下手,您看行吗?”
王老爹抬起头,眼里满是感激,他抹了抹眼泪,用力点点头:“谢谢你,孩子,要是能完成小五的心愿,我这辈子都感激你。”
接下来的日子,陈墨就留在了武昌,帮王老爹打造渔船。
每天清晨,王老爹依旧会先煮一碗鱼丸汤放在靠窗的位置,碗里会多放一个鱼丸,那是小五生前最爱吃的;然后和陈墨一起去船坞找木匠。
他们走遍了武昌的木匠铺,终于找到一位姓周的老木匠,老木匠听了小五的故事,感动得红了眼眶,拍着胸脯说:“这船我一定好好造,不辜负孩子的心意,分文不收!”
陈墨帮着买木料、运工具,每天天不亮就去江边的木料场挑杉木,杉木要选纹路顺、无裂痕的,这样造出来的船才结实;王老爹则每天拿着图纸和老木匠沟通,他的眼睛有些花,看图纸时需要凑得很近,手指也有些抖,指着图纸上的细节,一遍遍跟老木匠确认:“周师傅,这里的船板要厚些,冬天江水冷,薄了不抗冻;还有船舱,要加一层棉絮,就像小五说的,暖和。”
有时候,老木匠会笑着说:“王老爹,您放心,我都记着呢,保证造出来的船又结实又暖和。”
每当这时,王老爹都会对着图纸轻声说:“小五,你听到了吗?周师傅说船会造得很好,你放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