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你看,这些腊肠都是昨天刚灌好的,要晒足七天,每天都要翻两次,让每一面都能晒到太阳。”
老人指着绳子上的腊肠说,“灌腊肠的肉,要用本地的土猪肉,最好是前腿肉,肥瘦比例是三比七,这样做出来的腊肠,既不腻,又有嚼劲。”
陆帆拿起一根腊肠,摸了摸,感觉比别的店里的腊肠要硬一些。
“老板,为什么你们家的腊肠比别的家的硬啊?”
“因为我们家的腊肠没有加淀粉,纯肉做的,而且腌的时间长,要腌两天两夜,让调料充分渗透到肉里。”
老人说,“很多人觉得硬,其实是没蒸透,蒸腊肠的时候,要水开后蒸二十分钟,这样蒸出来的腊肠才软,才香。”
老人领着陆帆回到店里,从柜台下拿出一个陶瓷罐,打开盖子,里面装着一些暗红色的粉末。
“这是我们家的秘制酱料,用黄豆、面粉、盐、糖发酵三个月做出来的,灌腊肠的时候,要在肉里加一点,这样腊肠才有独特的香味。”
陆帆闻了闻,酱料里有黄豆的清香,还有一点盐的咸香,味道很特别。
“这个酱料是你自己做的吗?”
“是啊,每年冬天,我都会做几罐,用的是老酱缸,己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
老人说,领着陆帆走到店的角落,那里放着一个大大的酱缸,缸身是深褐色的,上面有一层厚厚的包浆,缸口盖着一块青石板,石板上刻着“光绪年间”
西个字。
“这个酱缸是我爷爷传下来的,己经有一百多年了,用它做出来的酱料,比别的酱缸做的香。”
老人摸着酱缸,眼神里满是自豪,“我爷爷那时候,就是用这个酱缸做酱料,灌腊肠,那时候的腊肠,都是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的,现在好了,有了店,不用再挑担子了。”
陆帆看着这个百年酱缸,心里满是感慨。
这个酱缸,不仅见证了王记酱货的百年传承,也见证了安昌古镇的岁月变迁。
“老板,你做腊肠做了多少年了?”
陆帆问。
“我从十八岁就开始跟着我父亲学做腊肠,现在己经西十六年了。”
老人说,“那时候我还不想学,觉得做腊肠又累又脏,每天都要早起灌腊肠,晒腊肠,冬天的时候,手冻得通红,还要在冷水里洗肉。
我父亲就跟我说,这是我们家的手艺,不能丢,丢了就对不起祖宗了。”
老人顿了顿,又说:“后来我父亲走了,我就接过了这个店,一开始生意不好,很多人都去买机器做的腊肠,觉得机器做的干净、好看。
我就跟他们说,手工做的腊肠虽然不好看,但好吃,有小时候的味道。
慢慢的,越来越多的人来买我的腊肠,还有很多人从外地来,就为了吃一口我们家的腊肠。”
“那你的孩子愿意接你的班吗?”
陆帆问。
“我儿子在杭州工作,做IT的,他说他不想做腊肠,觉得太辛苦。”
老人的眼神里闪过一丝失落,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没关系,他有他的追求,我只要把这个店守好,把这个手艺传下去,就够了。
现在有很多年轻人来跟我学做腊肠,我都愿意教他们,只要他们愿意学,我就愿意教,不能让这个手艺在我手里失传。”
陆帆看着老人,心里很感动。
老人用一辈子的时间,守护着一份老手艺,这份坚守,比任何东西都珍贵。
“老板,给我称两斤腊肠吧。”
陆帆说。
“好嘞!
给你称两斤刚晒了三天的,这个时候的腊肠最香,回去蒸二十分钟,就能吃了。”
老人拿起秤,熟练地称了两斤腊肠,用油纸包好,递给陆帆,“油纸包着,能保鲜,回去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能放一个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