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小说网

第17章 瓯越老街的灯盏糕藏在油香里的生意经(第5页)

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他特意放慢了动作,先舀面糊,转铁勺,放馅料,再舀面糊,放进油锅,用筷子轻轻翻动,每个动作都做得很细致,像在表演一场小小的手艺秀。

女摊主在旁边帮着整理,把控油网上的灯盏糕摆整齐,还特意把刚才那个小姑娘的灯盏糕放在最前面,“你的好了,小心烫。”

陆帆按下快门,拍下了这一幕——男摊主站在油锅前,手里拿着铁勺,油锅里的灯盏糕冒着热气,金黄色的外皮格外亮眼;女摊主在旁边递纸巾,脸上带着笑容;小姑娘拿着灯盏糕,开心地笑着;摊位前的老顾客在耐心等待,背景是五马街的骑楼和红灯笼,阳光透过棚子的缝隙洒下来,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带,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又带着点温州特有的商业活力。

“拍得真好,”

女摊主凑过来看了看相机屏幕,笑着说,“我们家儿子也在做自媒体,经常拍我们做灯盏糕的视频,发在网上,说要让更多年轻人知道老手艺,别让老小吃失传了。

上次还有个上海的游客,看了他的视频来的,说专门来吃我们家的灯盏糕,吃完还带了几个回去,说要给家人尝尝。”

陆帆把照片发给女摊主的儿子,很快就收到了回复,是个点赞的表情,还有一段文字:“谢谢哥!

我爸妈做灯盏糕很辛苦,平时都不爱拍照,觉得自己做的是小生意,没什么好拍的。

麻烦你多帮他们宣传宣传,让更多人来吃我们家的灯盏糕,也让他们知道,他们的手艺很厉害,值得被更多人知道!”

陆帆回复:“一定!

你们家的灯盏糕很好吃,手艺也很棒,是真正的温州味道,值得更多人知道。”

他掏出笔记本,在新的一页写下:“五马街老李灯盏糕,始于1993年,夫妻经营三十年,手艺传自男摊主父亲(公公)。

核心手艺:1.面糊——早稻米现磨,醒发半小时,不隔夜,加葱花、虾米增香;2.模具——特制铁勺(灯盏形),保证外形规整;3.火候——菜籽油,油泡小而密时下锅,炸两分钟至金黄;4.馅料——传统(萝卜丝+三层肉,萝卜丝细切、腌渍;肉选三层,肥而不腻),创新(虾仁+鱿鱼,新鲜现处理)。

鱼丸汤:瓯江鮸鱼现打,去骨剁糜,加冰水搅拌上劲,汤用鱼骨熬制,鲜而不腥。

经营理念:守传统(手艺、口味不丢),顺时代(加海鲜馅、儿子做自媒体宣传),重实在(料足、价公道,不宰客,老顾客多)。”

写完,他在旁边画了个灯盏糕,旁边画了碗鱼丸汤,汤里画了三个鱼丸,还加了点葱花点缀。

陆帆吃完灯盏糕和鱼丸汤,付了钱——两个灯盏糕加一碗鱼丸汤,总共二十块,比他预想的便宜。

女摊主还特意多给了他一个小的传统灯盏糕,用纸袋包好,“这个给你路上吃,垫垫肚子,去绍兴的高铁要一个多小时,别饿肚子。”

她还从旁边的罐子里抓了一把炒南瓜子,放在小塑料袋里递给陆帆,“南瓜子,自己家炒的,路上解闷。”

陆帆谢过夫妻俩,背着背包继续逛五马街。

街道上的人越来越多,有本地的居民提着菜篮子匆匆走过,有游客举着手机拍照,还有情侣手牵手慢慢逛,偶尔在小吃摊前停下。

他走到“五味和”

门口,这家老店里摆着各种温州传统糕点,比如松糕、月饼、糖糕,店员穿着传统的蓝色褂子,正在给顾客称重,“松糕要吗?糯米做的,里面夹着豆沙和肥肉,蒸热了吃最香,十块钱一块。”

他又走到一家老药店门口,药店的招牌是“叶同仁堂”

,黑底金字,边框是暗红色的,看起来很有年代感。

药店门口摆着个大药柜,药柜上有几百个小抽屉,每个抽屉上贴着药材的名字,比如“当归”

“黄芪”

“枸杞”

店员穿着白色的大褂,正在给一位老人抓药,用小秤称药材,动作慢悠悠的,药香飘在空气中,和旁边小吃店的油香混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味道——那是温州的味道,是传统与现代、生活与生意交融的味道。

走到五马街的尽头,这里有一个小小的广场,广场中间有一座青铜雕像,雕的是一位穿着明代服装的商人,手里拿着一本账本,腰间挂着个钱袋,神态沉稳,应该是纪念温州古代的儒商。

雕像的底座上刻着“温州商魂”

西个字,字体苍劲有力。

雕像旁边有个木质的指示牌,上面写着“温州小吃地图”

,用红色的油漆标注了五马街及周边的特色小吃店,除了“老李灯盏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梦回大明春武侠仙侠世界里的道人迷雾末世:创造无尽超凡文明反贼平天下召唤神将皇帝系统哈利波特:虚假的狮院勇士女主角是怎样练成的超凡黎明帝枭盛宠:总统大人买一送二系统派我来抗战豪门撩婚之娇妻请上位狐狸的美男图鉴盛世妖娆:邪帝宠狂妻黄泉摆渡人绝世唐门召唤圣剑诸天从欢乐颂开始特种兵之二次入伍豪门后妈在娃综靠反向贴贴爆火了民国谍影渣夫宠妾灭妻,她重生后黑化了无良皇帝修罗天帝我真没想在过去的年代当学霸洪荒:我,龙族老祖,绝不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