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选A!
给每个专家组加2名备用专家——优先级算法只能‘排序等’,高峰期人手不够还是会超时;加备用专家能首接补缺口,让求助的老人不用等!”
沈文把青海村医才让的超时记录拍在桌上,表格里清晰写着:“周五17:00提交求助,19:30才回复,超时1.5小时,老人过敏加重”
。
他抬头看向团队:“上周五新疆、西藏两个专家组同时接到15条求助,每个专家手里压着4-5条,就算算法排了优先级,后面的还是得等——备用专家就是‘应急手’,忙的时候能立刻顶上。”
苏禾立刻联合省卫健委,制定“备用专家选拔标准”
,核心是“既懂专业,又懂边疆”
:
1.专业要求:必须是县级以上医院的内科、皮肤科、骨科医生,有5年以上老年病诊疗经验,能处理“基础病+过敏”
“基础病+罕见症状”
等复杂情况;
2.边疆适配:优先选籍贯是边疆或在边疆工作过3年以上的医生,能听懂至少一种边疆少数民族语言(如维吾尔语、藏语),了解当地习俗,比如知道“哈萨克族老人不喝汉族医生开的‘甜药’”
;
3.时间保障:每周能保证10小时的备用时间,尤其是周五、周六(边疆老人周末更易聚集咨询),接到支援通知后1小时内必须上线。
选拔刚开始,就有23位医生主动报名。
新疆的李医生之前在和田县医院工作过,会说流利的维吾尔语,还出版过《边疆老年病诊疗手册》;西藏的张医生是藏族,在那曲工作过6年,懂牧区老人的生活习惯——两人都成了首批备用专家。
接下来是“备用专家培训”
,沈文团队特意邀请边疆村医顾问(米热古丽、卓玛)授课,重点讲3个内容:
1.民族习俗与用药适配:比如“傣族老人爱用草药,开西药时要说是‘汉族草药’,他们才愿意吃”
“藏族老人转经后血压会升高,别误判成‘高血压加重’”
;
2.边疆资源限制应对:教专家“用当地易得的材料替代稀缺药品”
,比如“没有炉甘石洗剂,可用蒲公英煮水擦过敏处;没有止咳糖浆,可用蜂蜜泡薄荷(糖尿病老人用无糖果蜜)”
;
3.快速响应流程:模拟“高峰期同时接3条求助”
的场景,教专家“先看‘有没有危及生命的症状’(如呼吸困难、意识模糊),再看‘老人基础病严重程度’”
,确保优先处理最紧急的求助。
培训结束后,备用专家正式上岗。
第一个高峰期是周五下午,新疆专家组原本接到8条求助,1位专家突然临时有事,备用专家李医生立刻顶上。
他接到米热古丽的求助:“哈萨克族老人,糖尿病+皮肤过敏,用了蒲公英水擦还是痒,还说‘心慌’”
,李医生先用哈萨克语跟老人简单沟通,确认“心慌是因为过敏痒得睡不着,不是心脏问题”
,然后给出方案:“用薄荷草煮水擦(比蒲公英更止痒),加服半片氯雷他定(无糖型),每小时测一次血糖和心率”
。
米热古丽按方案操作,老人2小时后就不怎么痒了,心慌也缓解了,她在反馈里写:“备用专家来得及时,还会说哈萨克语,老人特别信任!”
西藏的备用专家张医生也发挥了大作用。
周六上午,那曲牧区的村医接到“藏族老人,高血压+咳嗽+吐白色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