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昨天介绍了几个“部分保留”
古汉语发音的字:煎、居、雠。
本文介绍“部分保留”
古汉语发音的“下”
字,因为它使用场景广、频率高,还包括衍生而出的几个常用词汇,所以本篇内容只介绍这一个字。
下,现代汉语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普通话读作xià。
《康熙字典》【下】《广韵》:胡雅切。
《集韵》《韵会》《正韵》:亥雅切,遐上声。
可见“下”
字古音,声母为h,近代发音颚化为x,演变成今天普通话的xià音。
“下”
字在作名词和动词时,四川方言音义基本同普通话一致,都发xià音,如:上下、下来。
“下”
字在作副词、量词、以及量词衍生的名词“下数”
时,四川方言保留古汉语发音hà。
下文如不做标示,“下”
一律发音hà。
一、副词“下”
词义:全部;一起。
也作:一下文献例句:清·刘省三《跻春台》卷三《比目鱼》:“还望大老爷免我刑杖,与我一个快性,到阴间一下受刑,就沾恩了。”
杨树达《长沙方言考》百二十一《一下》:“《吕氏春秋·长攻篇》云:反斗而击之一成,脑涂地。
高注云:一成,一下也。
今长沙云一下,读下xia如哈,下xia之古音也。”
笔者举例:1、来晏了一步,下都莫得了。
2、你们一下上,老子都不得怕!
3、(父亲对娃儿说)放暑假了,作业下做完了,就带你去旅游。
二、量词“下”
(一)表示动作的次数文献例句:《敦煌变文集·孔子项托相问书》:“夫子共项托对答,下下不如项托。”
项楚《敦煌变文选注》说,“下下”
即次次,回回。
元佚名《蓝采和》第二折:“扣厅打四十,下下打着者。”
清·刘省三《跻春台》卷四《孝还魂》:“何氏细小,极其伶便,熊氏足大,转便极迟,下下被人打着。”
唐枢《蜀籁》卷四:“运气不对头,吓吓马咬牛。”
“吓吓”
为记音,实际为“下下”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