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川渝地区方言,用筷子夹菜的动作?iān〈注:川东地区和重庆没有?声母,发音liān〉,民间常见资料作“拈”
或“捻”
字,比如《成都方言词典》就作“拈”
字,民间也见作“捻”
字的。
据笔者考证,似应作“搛”
字。
下面我们分别来认识一下这三个字一、搛搛,普通话音[jiān],(动)夹:用筷子搛菜。
基本字义(用筷子)夹:~菜。
~点心。
《集韵·沾韵》:离盐切,音廉。
又坚嫌切,音兼。
夹持也。
“搛”
字古音为li?或ki?。
前音后来演化为lian或nian,后音后来演化为jian。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凤姐笑道:“姥姥要吃什么,说出名儿来,我搛了喂你。”
……贾母笑道:“你把茄鲞搛些喂他。”
凤姐儿听说,依言搛些茄鲞送入刘姥姥口中。
又同篇:“凤姐儿果又搛了些放入口内。”
《春柳莺》第六回:“内有一老者,叫人斟了一碗酒,搛了两块肉,递与石生。”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4部:“余妈妈搛了两块鸭脯子放在杨健的碗上:‘这是她特地给你买的,别客气,多吃点。
’”
手里资料能查到的、与四川方言联系较为紧密的湖南话和贵州话中,“搛”
的发音:《字统网》lian阴平(1)官湖南常德nian阴平(1)官贵州黔东南黎平《汉字音典》湘方言上述资料“搛”
字的两个音,就是今川渝地区主要的两个发音。
川西坝子以成都话为代表,发?iān音,为niān的演变。
川东地区和重庆没有?声母,发音liān。
以上从读音和词义上,都找到四川方言夹菜的动作动词为“搛”
的依据。
有读者要问了:为啥湘方言的发音,你确认是四川方言的发音?语言是有相互融合的,川渝地区历史上经历了着名的“湖广填四川”
移民事件,一些字的发音和湘方言相同相近,正常得很。
川渝地区还有个与“搛”
有关的常见俗语,搛闪闪。
旧时川渝地区农村,请人帮工或互相换工时,最后一天的中餐,酒菜特别丰厚,有一碗主菜是带肥膘的大肉片,通常是回锅肉,有约半指厚、三四指宽、四五寸长,搛在筷子上一闪一闪的(注:闪动,不是发光),所以叫“搛闪闪”
。
主人家通常要保证一人能吃到一块,不能遗漏。
简而言之,“搛闪闪”
即是吃嘎嘎的另一种方言说法,但它更强调的是动作,而不是吃肉这件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