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易小姐。”
陈着起身打个招呼。
能在首都地头上还这么蛮横,并且和陈着认识的,只有易保玉。
但是格格并没有搭理。
可能是天气有点冷的缘故,她裹着一件长及小腿的厚风衣,鸭舌帽压得...
夜雨敲打着写字楼的玻璃幕墙,江辰坐在空荡的办公室里,手指在键盘上缓缓停顿。
窗外的城市被雨水洗得模糊不清,霓虹灯在湿漉漉的地面上拉出长长的光带,像一条条通往未知的路。
他刚发完一封邮件??《“破壁计划”
第一阶段执行方案》正式提交至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及三家合作高校的课题评审组。
附件足足有四十七页,从项目背景到技术架构,从样本追踪模型到伦理审查机制,每一个字都是他与林晚晴熬过十几个通宵打磨出来的。
而最核心的部分,是他们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非登记人口教育权动态补偿机制**。
这个机制试图回答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当一个孩子因为父母务工流动而频繁转学、失学甚至从未注册学籍时,他的受教育权利该如何追溯与补救?传统政策只关注“在校生”
,但“萤火计划”
三年来的数据表明,全国至少有三十八万儿童处于“教育真空地带”
??他们不属于任何学校的统计范畴,也不在任何政府数据库中留下痕迹。
“我们要做的,不是等他们走进教室才开始记录。”
林晚晴曾在一次内部研讨会上说,“而是要让系统主动去找人。
哪怕他在渔排上、在集装箱屋里、在凌晨四点的菜市场帮工,我们也该知道他是谁,他需要什么。”
江辰合上电脑,起身走到窗前。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林晚晴发来的语音:“明天上午九点,南沙码头见。
陈老师带着两个孩子转到了广州番禺,家长终于同意让他们入读安置学校。
我们去接他们,顺便做入学适应评估。”
他回了个“好”
,又补了一句:“带上相机。”
第二天清晨,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江辰已驱车抵达南沙港。
林晚晴早已等候在码头集装箱堆场旁的小路上,穿着浅灰色冲锋衣,背着双肩包,手里拎着一袋热腾腾的肠粉。
她看见他下车,笑着递过去一份:“给你留的,加了双蛋。”
“你几点到的?”
他边吃边问。
“六点半。”
她揉了揉眼睛,“昨晚梦见那个叫小舟的女孩又不上学了,吓醒后干脆不睡了。”
小舟是渔排学校里年龄最小的学生,七岁,瘦得像根芦苇。
母亲患尿毒症,靠父亲远洋捕鱼维持透析费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