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众人上前查看。
经清水冲洗,碑文渐显:
>“景耀六年,春旱无雨,七十二部集资修堰。
凡出工者记功三分,捐粮十斗以上者赐帛一匹。
工程历时百日,死者七人,皆录入《义民录》。
此堰名为‘同心’,永禁私占,违者众讨之。”
>
>??监工:孟琰、阿勒泰、普雄(摩沙族长)
石碑背面,还有一行小字:“法立于行,不信于言;信崩于利,不毁于兵。”
阿勒泰抚摸碑文,老泪纵横:“原来它一直埋在这里……我们都忘了。”
当晚,联席会议作出决议:不派一兵一卒,不发一道檄文,而是启动“大议政特别程序”
。
七十二部每部推选两名代表,携本村历年履行约法之证据赴义州集会,同时邀请?柯各寨长老前来观礼,全程公开辩论七日,最后由全体代表投票裁定“谁才是南中的合法治理者”
。
消息传出,四方震动。
有人讥讽:“刀剑未鸣,便要讲理?”
也有人叹息:“这般迂腐,怕是要重蹈东汉末年之覆辙。”
然而,奇迹悄然发生。
首先是交州林氏主动退出与沙摩柯的秘密盟约,声明“祖训不可违,约法高于私利”
;接着,三个曾答应纳贡的小村连夜派人奔赴义州,呈交被胁迫签字的契约副本,并控诉对方动用私刑逼供;更有甚者,一名?柯青年翻山越岭而来,自称沙摩柯之侄,带来一封密信??其叔父确曾接到晋使许诺,但本人并不愿开战,只是惧怕朝廷秋后算账,故借势敛财以自保。
“他让我转告你们,”
那青年跪地泣诉,“若南中有真规矩,他愿亲自前来认罪,交出兵权,只求子孙能入学堂读书识字。”
舆论为之逆转。
大议政第七日,阳光破云而出。
广场上搭起高台,两侧陈列三十年来南中发展的图卷:从最初的荒山垦田,到如今阡陌纵横;从第一所边塾只有五个学生,到现在每村皆有女童执笔习字;从饥荒年份靠野菜度日,到去年surplus粮食三千斛支援荆南流民……
一位盲眼老妪被孙儿搀扶登台。
她是当年被拘押的老农遗孀,如今已是四代同堂。
“我没有读过书,”
她声音颤抖,“但我记得丈夫带回那碗热汤的温度。
我记得孩子们第一次喊出‘公平’两个字时的笑容。
我知道,这不是梦,是我们亲手一点一点建起来的。”
她说完,将手中一根磨得发亮的竹签投入票箱??那是当年记录耕作工分的凭证。
投票结果揭晓:八十九比三,绝大多数代表认定,南中治理权属于现行自治体系,任何外部势力或内部豪强试图破坏者,皆视为公敌。
决议通过后,当场形成新的《护法盟约》,并决定派遣和平使团前往?柯,带去修复同心堰的技术工匠与三年免赋承诺。
使团出发前夜,阿勒泰召集年轻判议官训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