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第388章安得广厦千万间
“铛…铛…铛……”
浓雾山中,随着钟声作响,山间的风吹散了浓雾,露出了一片狭长平原。
随着云雾被吹散,便可见到这片平原上有一个刚刚建好的小镇子。
小镇子由石头和木材搭建,外部是垒砌的石墙,内里是一排排干净的小院,整座镇子的石墙简单而自然,融入了周围的自然环境,让人感到安心。
混凝土的街道四通八达,连接着东西两个被围墙圈起来的市场,正中心的位置上除了衙门,便是一个面积数亩的广场。
广场上,一座三丈高的钟楼显得异常突兀,但它却能把钟声传递四周,为这片山林带来了一份生机和美好。
正因如此,大明四周没有一个敢于和大明龇牙咧嘴的国家。
走在广场上,徐硕扫视着广场上那群身穿少民服装,来来往往的百姓们,不由得赞许起来。
对于中学,朱高煦可不敢搞强制就读,那样每年就读学子起码几十万人,以大明的中学基础情况来看,根本就吃不消。
瞧着这串数字,朱高煦先是震惊,而后便是询问:“今年毕业的学子数量有多少?”
徐硕闻言点头,轻笑道:“整个遵义府,就属你的桐梓县一穷二白,如今连你们都被扶持起来了,我估计再过三年,你们就可以缴纳税粮了。”
朱高煦想到了苏松二府未来几百年人口都没有显著增长的事情,以及江南文人笔下的各种弃婴故事。
这样的效果,正是朱高煦想要的,因为洪武年间那套二十几年才更换几万官员的效率已经无法满足现在日益庞大的新政官员体系,正如眼下……
正德年间想把京察改为三年一考察,结果遭到了百官们的强烈反对,最后无法执行下去,而今朱高煦每年一查,可以说让那些本就手脚不干净的官员是胆战心惊,辗转难眠。
距离桐梓县千里之外的南京城春和殿内,饶是朱高煦,也不由得被手中奏疏所汇报的数字感到震惊。
朱高煦可太清楚一个学籍代表什么了,别说这个时代,就是放到后世那也是绝佳的杀手锏。
六部经过朱高煦改革,对于各县考功的标准也各不相同,但结果的评分等级是一样的,那便是按照甲乙丙丁四等进行划分。
将一切说完,朱高煦又补充道:“对了,中学不强制就读,全看个人意向。”
“只要李至刚和解缙乱起来,我们在江南推行新政就会容易许多。”
“殿下,若是有毕业多年的学子要返回就读中学,那该怎么办?”
朱高煦轻哼一声,随后瞥了一眼亦失哈:“李至刚和解缙有矛盾对吧?”
这还是洪武、永乐合计四十一年复耕后的局面。
“嗯,你这里没问题,那我就放心了。”
“朝鲜那边近来多有渔船在近海观察大军动向,您看……”
因为徐皇后的事情,朱棣已经无心朝政几个月。
至于洪武年间逐渐改为十年一考的“京察”
制度,也被朱高煦常态化制定为“一年一检查,三年一考功”
的方式。
由于人口不足和当地的碎片化,因此过往的当地布政司没办法组织大规模的开荒运动。
他倒也不是没想过让朱高炽来帮自己,可是那样的情况只持续了一天,他就把朱高炽赶走了,原因就是这家伙嘴太碎,并且政见几乎和自己反着来。
随着贵州的人口迁徙,人力得到利用,四川和湖广的复耕度会比原先快上许多,恢复两宋巅峰时期的耕地情况也指日可待。
“大约三十三万。”
亦失哈凑上前来回答,并继续道:“由于年初只选了十万胥吏的事情开始酵,许多学子都对日后走胥吏路线感到了怀疑,故而开始转向科举。”
“松江府耕地五百四十五万七千余亩,口数二百零八万四千七十五人。”
“奴婢明白了,就是不知道不知道中学归县教谕管理,还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