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马索克书中的男女主人公的名字塞弗林(Severin)和旺达(Wanda)已成为男**隶和女性主人之间关系的象征,在现代的报纸杂志的虐恋者的寻偶广告中,这两个名字常常被寻找此类伴侣的人们使用。
旺达与塞弗林之间的协议也成为虐恋活动主奴关系中此类协议的范本。
马索克的作品之所以成为受虐倾向的经典之作,是因为它是所有后来的虐恋文学的范本,后来的虐恋文学中的一切要素它都已具备:捆绑、鞭打、主奴合同、奴隶主人关系及统治屈从关系等。
他的虐恋小说的文学价值也是比较高的,这就使它同一般的**文学作品区别开来,与萨德的作品一起进入了经典的行列。
受虐狂与施虐狂具有截然不同的超我一自我结构。
将萨德的小说与马索克的小说加以比较,就可以看出它们是截然不同的。
萨德的小说表现的是犯罪与性;而马索克的小说表现的则是自我贬低和难以满足的欲望。
二者对女性的态度也截然不同:萨德的女性总是被动、受虐的,而马索克的女性是施虐者。
前者总是要摧残女性或同女性**,贬低女性;后者却总是把女性理想化,使她成为幻想中的人物,同男**隶之间几乎是没有**关系的。
前者所看重的是数字,主要是女性受害者的数量;后者所看重的是个人。
在萨德所创造的世界中,充满了各种活动,而在马索克的世界中,重要的不是行动,而是等待,等待意外的温柔与残忍,一种延迟的消费。
前者绝不诉诸情感;而马索克的主人公在接受鞭打时却对性与情满怀期待。
与萨德的文学不同,受虐的文学是**的但不淫秽。
萨德的小说中充满淫秽的描写和直接的行动,没有对身体秘密的探索,只有行动;马索克的小说却是游戏性的,幻想的味道更重。
在后者,施虐者和受虐者有时会交换角色;但对于前者来说,交换角色是绝不可能的:如果一个女人是自愿受苦的,那么她马上就会被施虐者拒之门外,施虐与受虐更不可能是相互自愿的。
著名文学家和哲学家德鲁兹认为,萨德的施虐倾向是真正的残忍;马索克的受虐倾向却是幻想中的和游戏性的暴力。
他对这两位作家的分析也许是贴切的,但是,以这一分析为依据得出施虐倾向与受虐倾向完全不属于同一领域,就不正确了。
在现代的虐恋活动中,施虐倾向并不是萨德笔下的真正的暴行,而是同受虐倾向一样,带有幻想和游戏的性质。
而且施虐和受虐双方都是自愿的。
正因为如此,虐恋才能成为人口中相当大一个比例的人们的性实践和性游戏,而不是少数犯罪分子的暴行。
《穿裘皮的维纳斯》的出版,其意义可能不仅表现在文学方面,更有可能揭示西方社会生活的深层内涵。
对我们了解虐恋性文化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不无启发。
李银河英文版序言艺术家是人类灵魂的历史学家利奥波德?冯?萨克?马索克于1836年1月27日出生在奥地利加利西亚省的勒姆伯格。
他在布拉格和格拉茨学习法理学,1857年成为格拉茨大学的一名老师。
他出版了一些历史研究著作,但是很快放弃学术研究而全身心投入到文学写作中。
他花了很多年时间在德国莱比锡城修订了国际评论《在高处》,后来因为强烈的法国情结,他搬到了巴黎。
他最后的几年时间都待在德国黑森地区的林德荷姆,于1895年3月9日去世。
1873年他娶了劳拉?冯?罗梅林为妻,后者用“旺达?冯?杜娜耶”
的笔名发表了许多小说。
值得注意的是,在《穿裘皮的维纳斯》中马索克正是用了“旺达?冯?杜娜耶”
作为女主人公的名字。
罗梅林于1906年出版了耸人听闻的回忆录,引起颇多争议。
在萨克?马索克的文学生涯中,有无数的著作都出自于他的笔下。
其中,有许多是描写短暂的旅行,还有一些描写纯粹的超感觉论。
但不幸的是,由于经济原因他不得不写了一些不配套的结局。
然而,他的作品中具有一些独特的文学、甚至是心理学价值的成分,但他最主要的文学抱负却从来没有实现过。
他试图在《该隐的遗产》中描绘一幅当代生活方方面面以及彼此之间关系的图景,并且还拟定了纲领性的计划。
这种想法可能源于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他的整个计划可以分为六个部分,即爱情、财产、金钱、国家、战争和死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