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卫兵见里面确实空无一物,又翻了翻潘汉文的包裹——只有几件换洗衣物和半袋干粮,才挥手放行:“进去吧,宵禁前找好客栈,别在街上逗留。”
踏入城门的那一刻,潘汉文忽然屏住了呼吸。
眼前是条望不到头的长街,青石板路被磨得光溜溜的,倒映着夕阳的金辉。
两侧的店铺鳞次栉比,绸缎庄的幌子随风摇摆,上面绣的凤凰像要飞出来;首饰铺的柜台里,金簪、玉镯在灯光下闪着柔光,引得几个穿锦裙的妇人驻足;酒肆的门帘掀起,飘出醇厚的酒香,混着糖炒栗子的甜香,在空气里漫开。
街上的行人摩肩接踵,有穿官服的老爷骑着马,前呼后拥;有挑着担子的小贩,吆喝着“冰糖葫芦”
;有梳着双丫髻的丫鬟,拎着食盒快步走过;还有金发碧眼的胡人,牵着骆驼,驼铃“叮咚”
作响,引得孩子们追着看。
“这是朱雀大街,汉京城最宽的街,从朱雀门一首通到皇宫的午门,足有十里长。”
王砚指着街旁的牌坊,“那是‘状元坊’,景和三年的状元郎亲笔题的字;再往前是‘聚财坊’,城里最大的钱庄都在那儿。”
潘汉文的眼睛不够用了,他看见一个捏面人的艺人,用面团捏出的武将,铠甲鳞片分明,连胡须都根根可数;看见一个卖风车的小姑娘,手里的风车转得飞快,五颜六色的,比潘家镇的好看数十倍;还看见一个说书先生站在茶棚下,周围围满了人,他拍着醒木,讲得唾沫横飞,引得阵阵叫好。
“以前只在画里见过……”
潘汉文喃喃道。
他从小在潘家镇长大,见过最大的热闹就是赶集,哪见过这般景象,铁扇在掌心转得飞快,扇尾的铜铃“叮叮”
响,引来几个路人侧目。
秦墨山拉住他:“别乱跑,城里人多,走散了难找。”
他知道潘汉文的新奇,却也担心人多眼杂,惹上麻烦,“先找客栈落脚。”
王砚熟门熟路:“前面拐进巷子,有个‘客如春’客栈,老板是个老实人,价钱公道,还管晚饭,就是偏了点,离朱雀街远些。”
三人拐进一条窄巷,巷子里的青石板路有些坑洼,少了大街的喧闹,多了几分市井的烟火气。
有个老娘在门口择菜,菜叶扔了一地;两个孩童在踢毽子,笑声清脆;“客如春”
的幌子就挂在巷尾,蓝底白字,被风吹得有些褪色。
“就是这儿了。”
王砚推开客栈的木门,门上的铜环“哐当”
响了一声。
客栈老板是个微胖的中年汉子,正趴在柜台上算账,见有人进来,连忙起身:“客官里面请!
还有两间上房,干净得很,带窗,能看见后院的梅树!”
“要两间。”
秦墨山放下槐木杖,“再备三个晚饭,简单些就行。”
老板麻利地登记了姓名,递过钥匙:“东厢房,楼梯拐过去就是。
晚饭半个时辰后好,有红烧肉、炒青菜,还有热乎的小米粥。”
潘汉文跟着师傅上了楼,推开东厢房的门,一股淡淡的梅香飘进来。
窗边有张木桌,桌上摆着个粗瓷花瓶,插着两枝含苞的红梅;床是雕花的木床,铺着干净的褥子,比沿途的客栈软和多了。
他跑到窗边,推开窗,能看见后院的梅树,枝头顶着雪,花苞鼓鼓的,像要炸开。
“师父,这比严平的客栈好多了!”
潘汉文兴奋地说,他从未睡过这么软的床,从未见过屋里插着花。
秦墨山放下包裹,走到窗边,望着巷子里渐渐亮起的灯笼,声音里带着些疲惫,却也有释然:“先歇会儿,晚上带你去逛夜市,看看皇城的灯。”
夕阳最后的余晖透过窗棂,照在潘汉文的脸上,少年的眼里闪着光,像盛着整个皇城的星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