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他们是平凡的英雄,是文化的守护者。
陆帆沿着老街往回走,又逛了几家店铺——在一家卖徽州酱菜的店,老板是个中年妇女,她给陆帆尝了自己做的酱黄瓜和酱萝卜,酱黄瓜脆爽,酱萝卜酸甜,“早上吃烧饼夹酱黄瓜,清爽得很,”
老板说,陆帆买了一小瓶酱黄瓜,准备回去配烧饼吃;在一家卖徽州糕点的店,陆帆尝了顶市酥和麻片,顶市酥是芝麻做的,入口即化,麻片薄如纸,香脆可口,老板说“顶市酥配茶吃最好,麻片配烧饼吃也不错”
;在一家文房西宝店,陆帆买了几支徽墨和几张宣纸——徽墨是用松烟做的,墨色乌黑发亮,宣纸是生宣,吸水性很好,他准备回去后,用这些纸墨写一写这次徽州之行的感受;在一家茶叶店,陆帆买了一些黄山毛峰,老板是个懂茶的老人,他教陆帆怎么泡毛峰:“水温要八十度,不能用开水,第一泡要洗茶,第二泡才是精华,能喝出兰花香。”
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
陆帆走进一家徽菜馆,这家菜馆的名字叫“徽味居”
,门面是木质的,门口挂着一串红灯笼,里面的装修很古朴,墙上挂着徽州的山水画。
陆帆找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了几个徽菜:臭鳜鱼、毛豆腐、一品锅,还有一盘炒蕨菜和一盘新安江小鱼干。
很快,菜就上齐了——臭鳜鱼是用新安江的鳜鱼腌制的,鱼肉紧实,带着淡淡的发酵香,吃起来很鲜;毛豆腐是煎过的,外酥里嫩,蘸着辣椒酱吃,香味十足;一品锅是用多层的砂锅装的,最下面是萝卜和青菜,中间是腊肉和豆腐,最上面是蛋饺和丸子,汤汁浓郁,味道鲜美;炒蕨菜是山里采的新鲜蕨菜,用蒜和辣椒炒的,脆爽可口;新安江小鱼干是用白条鱼晒干后,用辣椒和花椒炒的,香辣酥脆,配烧饼吃很下饭。
陆帆一边吃,一边想着今天的经历——想着胡师傅揉面时专注的神情,想着王阿姨包烧饼时灵活的手指,想着下棋老人的笑声,想着粉丝的评论。
他忽然觉得,食物不仅仅是用来果腹的,更是用来传递情感、传承文化的——一块小小的烧饼,能让人想起乡愁;一道臭鳜鱼,能让人了解徽州的饮食智慧;一顿一品锅,能让人感受到徽州人的热情。
吃完饭,陆帆结了账,提着装满烧饼和特产的袋子,沿着青石板路往老街入口走。
阳光洒在青石板上,反射出温暖的光芒,街上的游客依旧很多,有带着孩子的父母,有结伴而行的朋友,有背着相机的摄影师,他们的脸上都带着笑容,有的在买烧饼,有的在看木雕,有的在拍照留念。
叫卖声、笑声、脚步声、茶杯碰撞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热闹而温馨的老街交响曲。
走到老街入口的石牌坊下,陆帆回头望了一眼——“胡记烧饼”
的店铺己经看不见了,但那浓郁的烧饼香味仿佛还在空气中飘荡,像一根看不见的线,连接着他和这家小小的店铺,连接着他和这片土地。
他想起胡师傅说的“不知道这手艺还能不能传下去”
,想起粉丝评论里“希望传统手艺能传承下去”
,心里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胡师傅的故事、陈师傅的故事、汪阿姨的故事,还有更多手艺人的故事,好好记录下来,通过自己的视频和文字,介绍给更多人知道,让更多人关注传统手艺,支持手艺人,让这些传统的味道和文化能够一首传承下去。
“下一站,宣城,”
陆帆在心里想,“去寻找胡适一品锅,去发现更多徽州的味道和故事。”
他握紧手里的袋子,袋子里的烧饼还带着淡淡的温度,仿佛能感受到胡师傅和王阿姨的心意。
陆帆的脚步很坚定,阳光洒在他身上,温暖而明亮,像在为他的旅程祝福,也像在为那些坚守传统的手艺人祝福。
中巴车再次启动,沿着新安江行驶。
车窗外的景色渐渐变成了山间村落,白墙黛瓦在绿树间若隐若现,像一幅灵动的水墨画。
陆帆靠在车窗上,看着窗外的景色,手里还提着装满烧饼的袋子,偶尔能闻到一丝淡淡的香味。
他掏出手机,给胡师傅发了一条微信,附上了刚剪辑好的视频:“胡师傅,视频剪好了,谢谢您和王阿姨的招待,烧饼很好吃,我会让更多人知道您家的烧饼!”
没过多久,胡师傅回复了:“谢谢小伙子,看到视频了,拍得很好!
有空再来玩!”
后面还加了一个微笑的表情。
陆帆看着胡师傅的回复,笑了。
他知道,自己的旅程还在继续,还有很多美食等着他去发现,还有很多故事等着他去记录。
但他永远不会忘记,在屯溪老街的那个早晨,那个小小的“胡记烧饼”
店,那位坚守老法子的胡师傅,还有那块带着炭火香的黄山烧饼——那是徽州的味道,是传统的味道,是温暖的味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