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王阿姨拿出几个厚厚的牛皮纸袋子,将烧饼一个个装进去,“牛皮纸袋子透气,比塑料袋好,烧饼不容易变软,能放三天左右。
要是寄给你爸妈,记得让他们收到后,用平底锅加热一下,外皮就又脆了。”
陆帆提着装满烧饼的纸袋子,准备离开。
胡师傅和王阿姨送他到门口,胡师傅还从炉子里夹了一个刚烤好的梅干菜肉烧饼,塞到陆帆手里:“这个你路上吃,刚烤的,香。”
“谢谢您,胡师傅,王阿姨,”
陆帆心里暖暖的,“我下次来屯溪,一定还来吃您家的烧饼。”
“好,我们等着你!”
王阿姨笑着说,挥了挥手。
离开“胡记烧饼”
,陆帆继续沿着老街往前走。
老街的尽头是新安江,江水比支流更宽,颜色是更深的碧绿色,江面上有几艘游船,船身是白色的,载着游客欣赏江景,游船的马达声很轻,不影响江边的宁静。
岸边有几位渔民在钓鱼,他们坐在小马扎上,鱼竿架在石头上,鱼线垂在江里,悠闲地等着鱼儿上钩,旁边放着一个小桶,里面己经有几条小鱼。
陆帆走到江边,靠在石栏杆上,吹着江风。
江风很清爽,带着淡淡的水汽,吹在脸上很舒服。
他看着远处的青山——青山连绵起伏,山顶被淡淡的云雾笼罩,像戴着一层轻纱;近处的江水波光粼粼,阳光洒在水面上,像撒了一把碎金;江面上的游船慢慢驶过,留下一道长长的水痕,慢慢消失在远处。
陆帆掏出笔记本,翻开新的一页,拿起钢笔,认真地写下:“屯溪老街的‘胡记烧饼’,是徽州人对传统手艺的坚守。
没有华丽的店铺,没有响亮的宣传,只有一个黑黢黢的炭火炉,一双布满老茧的手,和一颗对手艺敬畏的心。
面团要揉八百下,梅干菜要腌半个月晒七天,肉要选本地土猪肉,烤要用松木炭——每一个步骤都透着认真与执着,每一口烧饼都藏着徽州的味道。
在这里,烧饼不仅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记忆,一种文化。
是徽商走南闯北时的乡愁,是老人嘴里‘小时候的味道’,是年轻人从外地回来时的牵挂。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老街的人情味——简单、纯粹、温暖,没有商业的功利,只有人与人之间最真诚的交流。
我想,这就是传统手艺的魅力——它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是一种能让人感受到温暖与力量的文化。”
陆帆收起笔记本,掏出手机,打开剪辑软件——他把今天拍的视频素材导进去,剪辑了一段关于“胡记烧饼”
的短视频。
视频的开头是胡师傅揉面的画面,配着面团“砰砰”
的声音;中间是王阿姨包烧饼、胡师傅烤烧饼的过程,配着炭火“噼啪”
的声音;结尾是陆帆咬下烧饼的特写,配着他的画外音:“屯溪老街的‘胡记烧饼’,用三十年的坚守,传承着徽州的味道。
老炭火炉烤出的不仅是酥脆的烧饼,更是一代人的记忆,一种文化的传承。
如果你来到屯溪老街,一定要来尝尝这里的烧饼,尝尝属于徽州的老味道。”
视频发出去没多久,就有很多粉丝评论:
“看起来好香啊!
我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下次去屯溪,一定要去‘胡记烧饼’尝尝!”
“胡师傅的手艺真厉害,三十年坚守老法子,太不容易了!
这样的传统手艺一定要传承下去!”
“我爷爷也是做烧饼的,看胡师傅揉面的样子,想起我爷爷了——以前爷爷也会凌晨起来揉面,烤烧饼给我吃,现在爷爷不在了,再也吃不到那种味道了。”
“陆帆能不能多拍一些这样的视频?让更多人知道这些快要消失的传统手艺,支持这些手艺人!”
陆帆看着粉丝的评论,心里暖暖的。
他忽然觉得,自己的旅程不仅仅是记录美食,更是在记录那些即将被遗忘的传统手艺,那些坚守在手艺背后的人——他们或许平凡,或许不富裕,却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一方水土的味道,传承着一种文化的记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