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小说网

第72章 毛豆腐的蜕变徽州智慧的发酵艺术(第7页)

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随时来,”

陈师傅笑得很开心,“只要我还在做毛豆腐,你们来,我就给你们做。”

吃完饭,陆帆准备离开,要去屯溪老街——陈师傅说,屯溪老街有更老的毛豆腐字号,还有很多徽州的传统小吃,比如黄山烧饼、徽州挞馃,值得去看看。

陈师傅从里屋拿出一个陶罐,是浅褐色的,上面刻着简单的花纹,里面装着几块发酵好的毛豆腐,又拿出一个军绿色的水壶,装满了刚煮好的豆浆。

“这个陶罐是我年轻时用的,现在给你装毛豆腐,路上要是想吃了,就找个地方煎一煎,”

陈师傅把陶罐和水壶递给陆帆,又拍了拍他的肩膀,“屯溪老街的‘老街第一楼’,毛豆腐也做得不错,你可以去尝尝,对比一下,看看哪家的更好吃。

要是以后再来黄山,记得来我这里,我给你做毛豆腐烧肉。”

陆帆接过陶罐和水壶,手里沉甸甸的,心里也暖暖的。

他说了声“谢谢”

,又和大学生道别——大学生要留在豆腐坊,画陈师傅做毛豆腐的过程,才背着背包,慢慢走出豆腐坊。

走在回客栈的路上,小溪的水依旧清澈,老樟树的叶子在风里轻轻晃动,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像撒了一把碎金。

陆帆看着手里的陶罐,想起陈师傅转动石磨时用力的样子,想起他点卤时小心翼翼的手势,想起他说起手艺传承时担忧的眼神,心里充满了感动。

他掏出手机,打开剪辑软件,把今天拍的毛豆腐制作过程剪成了一段短视频,配了一段文字:“黄山脚下的毛豆腐,是徽州人用时间和耐心酿出的美味。

从一颗黄豆到一块长满菌丝的毛豆腐,要经过八道工序,要等三天时间。

这不仅是一道美食,更是几代人的坚守,是对传统手艺的敬畏。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慢下来,才能尝到最本真的味道。”

视频发出去没多久,就有很多粉丝评论:“原来毛豆腐是这样做的!

看起来好复杂,难怪这么好吃!”

“陈师傅好厉害,一辈子坚守一门手艺,太不容易了!”

“下次去黄山,一定要去陈师傅的豆腐坊尝尝,支持传统手艺!”

“陆帆能不能多拍点这样的视频,让更多人知道这些快要消失的手艺!”

陆帆看着评论,心里忽然觉得,自己的旅程不仅仅是记录美食,更是在记录那些即将被遗忘的传统手艺,记录那些坚守在传统里的普通人。

他想起在连云港遇到的李老板,想起他凌晨去码头接渔船、认真挑选每一只梭子蟹的样子;想起在徐州遇到的周老板,想起他给客人装羊肉干时,特意撒上芝麻、说“能提香”

的样子;想起现在的陈师傅和汪阿姨,他们都是平凡的人,却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一方水土的味道,传承着一种文化的记忆。

回到客栈,陆帆收拾了行李——他的背包里装着陈师傅给的毛豆腐和豆浆,装着汪阿姨送的黄山毛峰,还装着这一路记录的笔记本和相机。

张爷爷帮他把行李搬到门口,手里还拿着一个纸包,里面装着几块黄山烧饼:“这是我自己做的,你路上吃,垫垫肚子。

屯溪老街人多,你去了之后,记得多逛逛,那里的徽州挞馃也好吃,是用梅干菜和肉做的,外皮酥脆,里面香。”

“谢谢您,张爷爷,”

陆帆接过纸包,里面的烧饼还带着温热的温度,“等我从屯溪回来,再跟您聊黄山的故事。”

陆帆背着背包,手里提着陈师傅给的陶罐,沿着青石板路慢慢离开汤口镇。

远处的黄山依旧被薄雾笼罩,山顶的云慢慢流动,像一幅动态的水墨画,随着风的方向不断变化着形状。

他回头望了一眼,汤口镇的白墙黛瓦在雾里若隐若现,陈师傅的豆腐坊门口,那棵老樟树依旧像一把巨大的绿伞,静静地守护着这个小小的镇子,守护着毛豆腐的味道,守护着徽州的传承。

“下一站,屯溪老街,”

陆帆在心里默念,“去寻找更多徽州的味道,去记录更多关于传承的故事。”

他握紧手里的陶罐,脚步坚定地向前走,阳光透过薄雾洒在他身上,温暖而明亮,像在为他的旅程祝福,也像在为那些坚守传统的手艺人祝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间谍的战争一人得道诸天谍影五年后我携三个幼崽炸翻财阀家族我在末日文字游戏里救世抗战从周卫国开始二道贩子的崛起震惊!开局一片地,暴击出奇迹盖世武神茅山后裔修真小赘婿第一序列我靠读书成圣人授徒万倍返还,为师从不藏私遮天:成帝的我回到地球当保安完美世界:开局融合重瞳至尊骨从玄君七章开始魔王追妻:纨绔妖神妃步步逼婚:抢来的老公修仙百艺蛮荒补天人张三丰弟子现代生活录我缔造上古天庭的那些年征服原始人重生8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