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小说网

第72章 毛豆腐的蜕变徽州智慧的发酵艺术(第6页)

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陆帆笑着说,“你怎么也知道这里?”

“我去年来黄山写生的时候,偶然发现的这家豆腐坊,”

大学生拿起一块毛豆腐,放进嘴里,眼睛立刻亮了,“陈师傅的毛豆腐是汤口最好吃的,比景区里那些卖游客的好吃多了。

景区里的毛豆腐,要么煎得太老,要么没发酵好,一点都不香。”

陈师傅笑着从锅里又煎了几块毛豆腐,盛在另一个瓷盘里,递给大学生,又倒了两杯豆浆:“你们年轻人都喜欢吃新鲜的东西,能喜欢我做的毛豆腐,我很高兴。”

他看着手里的毛豆腐,眼神里带着一丝担忧,“就是现在愿意学这门手艺的年轻人太少了。

我儿子在合肥工作,做的是IT,每次我让他回来学做毛豆腐,他都不愿意,说又累又不赚钱,不如在城里上班舒服。

我怕等我做不动了,这门手艺就没人传了。”

陆帆心里一动,掏出随身的牛皮纸笔记本——封面己经被磨得有些毛边,里面记满了他这一路的见闻和感受。

他翻开新的一页,拿起钢笔,在上面写道:“毛豆腐的发酵,是徽州人对时间的尊重,对食材的敬畏。

一块小小的豆腐,要经过选豆、泡豆、磨浆、煮浆、点卤、压制成型、发酵、煎制八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不能马虎,每一步都需要耐心。

这背后,是几代人的坚守和传承,是在艰苦环境中对美味的追求。

在这个追求快节奏、追求效率的时代,这样的坚守,更显得珍贵。”

大学生也放下筷子,认真地看着陈师傅,说:“陈师傅,我这次来黄山,本来是想画黄山的风景,看到您做毛豆腐的过程,我忽然觉得,您的手艺比黄山的风景更值得画。

我想把您做毛豆腐的每一个步骤都画下来,做成一本画册,让更多人知道这门手艺,知道毛豆腐背后的故事,您愿意吗?”

陈师傅愣了一下,手里的木勺停在半空中,眼睛里渐渐泛起了泪光。

他赶紧用袖子擦了擦眼睛,声音有点沙哑:“愿意!

当然愿意!

我做了一辈子毛豆腐,从来没想过有人会把我做豆腐的过程画下来。

能让更多人知道毛豆腐,知道我们徽州的手艺,我高兴还来不及呢!”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陆帆跟着陈师傅,详细记录下毛豆腐制作的每一个步骤。

他用相机拍下陈师傅泡豆时专注的神情,拍下他转动石磨时用力的样子,拍下他点卤时小心翼翼的手势,拍下他检查发酵房时认真的眼神。

他还拿出笔记本,记下每一个步骤的要点:选豆要选本地黄豆,泡豆要换三次水,磨浆要用石磨,点卤要慢要匀,发酵温度要控制在二十二度左右……

陈师傅也打开了话匣子,跟陆帆聊了很多关于徽州饮食文化的故事。

他说,以前徽州人家家户户都会做毛豆腐,每到冬天,院子里都会摆着几个发酵毛豆腐的木盒,整个村子都飘着毛豆腐的香气;他说,毛豆腐最好的搭配是臭鳜鱼,一个鲜,一个香,放在一起吃,味道能翻倍;他说,以前徽商出去做生意,都会带几块晒干的毛豆腐,饿了就拿出来煎一煎,既能填肚子,又能解乡愁,就像带着家乡的味道在身边。

中午的时候,陈师傅留陆帆和大学生在豆腐坊吃饭。

他从里屋拿出一块五花肉,是本地土猪的肉,肥瘦相间,颜色是深红色的。

他把五花肉切成小块,放进锅里炒出油脂,然后加入姜片、葱段、酱油,炒出香味,再把几块发酵好的毛豆腐放进锅里,加水慢慢炖。

“这是我奶奶传下来的做法,叫毛豆腐烧肉,”

陈师傅一边炖,一边说,“以前家里来了客人,才会做这道菜,算是招待客人的硬菜。

毛豆腐吸了肉的油香,会变得更绵软,肉也因为毛豆腐的加入,变得不那么油腻,特别下饭。”

炖了大概二十分钟,毛豆腐烧肉就做好了。

盛在一个青花瓷碗里,五花肉是深红色的,毛豆腐是淡黄色的,汤汁是深褐色的,看起来格外有食欲。

陆帆尝了一口,五花肉炖得很烂,入口即化,油脂都被毛豆腐吸走了,一点都不腻;毛豆腐吸满了肉的油香,变得更绵软,咬一口,里面的汤汁就流出来,满是肉香和豆香,用来拌米饭,好吃得让人忍不住多吃一碗。

“太香了!”

大学生一边扒米饭,一边说,“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豆腐烧肉,以后我要是想念这个味道了,还来您这里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间谍的战争一人得道诸天谍影五年后我携三个幼崽炸翻财阀家族我在末日文字游戏里救世抗战从周卫国开始二道贩子的崛起震惊!开局一片地,暴击出奇迹盖世武神茅山后裔修真小赘婿第一序列我靠读书成圣人授徒万倍返还,为师从不藏私遮天:成帝的我回到地球当保安完美世界:开局融合重瞳至尊骨从玄君七章开始魔王追妻:纨绔妖神妃步步逼婚:抢来的老公修仙百艺蛮荒补天人张三丰弟子现代生活录我缔造上古天庭的那些年征服原始人重生8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