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这酱园太有历史感了,百年的酱缸,传统的做法,这才是真正的老味道!”
“陈老爷子看起来好有学问,讲得好详细,我都想自己在家做酱了,可惜没有院子晒酱。”
“衢州的味道太丰富了,有辣的、有鲜的、有香的,还有甜的,每一种味道都有自己的故事,太让人感动了!”
“陆帆,能不能问问陈老爷子,这酱卖不卖啊?我也想买点回去做酱鸭,尝尝衢州的味道!”
陆帆把粉丝的问题念给陈老爷子听,陈老爷子笑着说:“卖啊,咱们酱园的酱,除了本地人买,还有很多外地人从网上订,我们会用真空包装寄过去,保证新鲜。
大家要是喜欢,随时都能来买,或者在网上找我们的店,店名叫‘衢州老酱园’,很好找的。”
他还特意让李姐把网店的地址写在纸上,递给陆帆:“你把这个地址告诉大家,让大家都能买到正宗的衢州酱。”
从酱园出来,己经快到中午了,阳光比早上更烈了些,照在老街上,把青砖的影子拉得很长。
李姐带陆帆回民宿,路上路过一家卖水晶糕的摊位,摊主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奶奶,姓郑,大家都叫她郑奶奶。
她的摊位很简单,就是一个小桌子,上面放着一个大瓷盆,里面装着水晶糕,旁边放着一个保温桶,里面是冰镇的薄荷水。
“郑奶奶,给我们来两碗水晶糕,多放薄荷水!”
李姐笑着喊道。
“好嘞李丫头,给你们留着冰镇的,凉得很!”
郑奶奶笑着答应,用一个小勺子从瓷盆里舀出水晶糕,放进两个白瓷碗里,然后从保温桶里倒出薄荷水,还加了两勺糖水:“你们吃,多放了糖水,甜得很!”
陆帆接过碗,水晶糕是粉白色的,看起来像果冻一样,放在透明的白瓷碗里,格外好看。
他用勺子舀了一勺,放进嘴里,冰凉爽滑,薄荷的清香立刻在嘴里散开,中和了之前炒粉干的辣味,让人觉得很舒服。
水晶糕的口感很细腻,不像果冻那样有弹性,而是更软糯,带着糯米的清香,糖水的甜味也刚刚好,不会太甜腻。
“太好吃了!”
陆帆忍不住赞叹,“冰凉爽滑,还有薄荷的清香,夏天吃这个太爽了,比冰淇淋还解暑!”
郑奶奶笑着说:“这水晶糕是用糯米粉做的,要在石臼里捣很久,捣到细腻了,再蒸熟,然后切成小块,放在薄荷水里冰镇。
薄荷水是我自己泡的,用的是院子里种的薄荷,新鲜得很,比买的薄荷精香多了。
以前夏天,巷里的孩子都来我这买水晶糕,几分钱一碗,吃得开心得很。
现在虽然有很多新式的冷饮,但还是有很多人来吃我的水晶糕,说这才是夏天的味道。”
李姐补充道:“郑奶奶做水晶糕做了西十年了,以前在巷口的小铺子里卖,后来铺子拆了,就来这里摆摊,每天都来,风雨无阻。
我小时候经常来买,那时候才五分钱一碗,郑奶奶每次都多给我一勺。”
陆帆又吃了一口水晶糕,觉得心里格外清爽。
这时,一对老夫妻走过来,也买了两碗水晶糕,老爷爷笑着说:“郑奶奶,我们又来了,你做的水晶糕还是那么好吃,我们年轻的时候就来吃,现在带着孙子来,孙子也爱吃!”
郑奶奶笑着说:“是啊,你们都吃了几十年了,我看着你们从年轻到年老,真是快啊!”
陆帆看着这温馨的一幕,忍不住掏出相机,按下快门,记录下这充满人情味的瞬间。
他知道,这些平凡的小摊,这些坚守传统味道的老人,才是衢州最珍贵的财富,他们用自己的手艺,传承着衢州的味道,也传承着衢州的人情。
回到民宿,李姐给陆帆收拾了一些衢州的特产,放在一个布包里。
布包是她自己缝的,上面绣着一朵小小的辣椒花,很精致。
“这里面有龙游发糕、衢州辣酱、还有一包我自己晒的辣椒碎。”
李姐一边说一边打开布包,给陆帆看:“龙游发糕是我特意去龙游的王家作坊买的,是刚蒸好的,还热乎着,你回去蒸一下就能吃,甜而不腻,很有嚼劲。
辣酱是老周刚做的,上面还贴着手写的生产日期,能放半年。
辣椒碎是我自己晒的,选的是最辣的朝天椒,晒了一个星期,用石臼捣的,你回去炸辣椒油最好。”
她还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小小的笔记本,递给陆帆:“这是我自己记的衢州美食做法,里面有炒粉干、三头一掌、酱鸭的做法,你回去要是想吃,可以照着做,有不懂的地方就给我打电话。”
陆帆接过布包和笔记本,心里暖暖的,鼻子有些发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