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另一个师傅正在包汤包,动作很快,手指像在跳舞,不一会儿就包好一个,放在蒸笼里。
“我们家的汤包皮都是手工擀的,”
周老板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笑着说,“机器擀的皮太硬,不入味,咬起来像嚼纸,手工擀的皮有韧劲,还能吸汤,咬一口,汤和馅的香都能尝出来。
你要不要去厨房看看?很多客人都喜欢看我们做汤包,说看着就香。”
陆帆赶紧点点头,跟着周老板走到厨房门口。
门口放着一个矮凳,是给客人看制作过程的,凳面上铺着一块蓝色的布,看起来很干净。
擀皮的师傅姓王,己经在店里做了十五年,他穿着白色的工作服,围裙上沾着点面粉,左手拿着面团,右手拿着擀面杖,面团在他手里转得飞快,擀面杖擀下去,“咚咚”
的声音很有节奏,不一会儿就擀出一张首径大概十厘米的皮。
“面团要醒三个小时,”
王师傅一边擀皮一边说,眼睛还盯着手里的面团,“用的是高筋面粉,加温水和,水温要控制在30度左右,太烫了会把酵母烫死,太凉了醒不开。
还要加一点猪油,这样擀出来的皮才软,不容易破,蒸的时候还会有点油香。”
他拿起一张刚擀好的皮,递给陆帆:“你摸摸,这皮是温的,因为醒面的时候用了保温的棉布,皮的厚度要均匀,大概0.5毫米,太厚了不入味,太薄了容易破。”
陆帆接过皮,指尖碰到皮的瞬间,感觉软软的,像婴儿的皮肤,还带着点温热,能闻到淡淡的面粉香和猪油香。
他小心翼翼地拿着皮,生怕把它弄破,看了一会儿,才轻轻放回王师傅面前的竹盘里。
旁边的师傅正在包汤包,他姓刘,是周老板的堂弟,手里拿着一个小勺,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两个大碗,一个碗里是橙黄色的蟹黄蟹肉,另一个碗里是白色的肉馅,还有一个小锅里装着透明的皮冻。
“这皮冻是用猪皮熬的,”
周老板走过来解释,“猪皮要选脊背的皮,没有毛,胶原蛋白多,熬的时候要加姜片和料酒去腥味,熬三个小时,首到猪皮化了,然后放凉,切成小块,和蟹黄、肉馅拌在一起。
蒸的时候皮冻会化成汤,这就是汤包里面的汤,鲜得很,没有皮冻,汤包就没灵魂了。”
刘师傅拿起一张皮,放在手心,用小勺舀了一勺蟹黄肉馅放在皮中间——肉馅和蟹黄的比例是2:1,这样既有肉的鲜,又有蟹的香。
然后他用手指捏出褶子,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皮的边缘,一边转一边捏,动作飞快,不一会儿就捏出了十八道褶,每一道都均匀整齐,像一朵盛开的菊花,褶子的中心留着一个小口,像菊花的花蕊。
“我们家的汤包必须捏十八道褶,”
周老板说,“这是我爹传下来的老规矩,少一道都不行。
十八道褶不仅好看,还能把汤牢牢锁在里面,不漏出来。
我爹以前常说,‘十八道褶,道道有讲究,少一道,味就差一分’。”
他指着刘师傅的手:“你看他手指上的老茧,都是捏褶子捏出来的,刚开始学的时候,手指都磨破了,现在闭着眼睛都能捏出十八道褶。”
陆帆看得入神,拿出手机拍了段视频。
镜头里,王师傅擀皮的动作娴熟,刘师傅捏褶子的手指灵活,蟹黄的颜色在灯光下泛着油亮的光,蒸汽从蒸笼里冒出来,带着股浓郁的蟹香。
他配了段文字:“靖江老季家汤包,手工擀皮,十八道褶,用的是长江新鲜雌蟹,坐等出锅!”
刚发出去,粉丝群里就炸了:“天呐!
看起来好香!
博主快尝尝,汤多不多?”
“十八道褶!
也太讲究了吧!
我上次吃的汤包才几道褶,还漏汤!”
“求地址!
我下个月去靖江,一定要去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