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粉丝们纷纷留言:“好啊好啊!
下次去松阳一定找阿婆!”
“阿婆太可爱了,我要去松阳吃沙擂!”
“陆帆,你问问阿婆,沙擂怎么做,我想在家试试!”
阿婆听到粉丝的问题,笑着说:“做沙擂要选晚糯米,泡西个钟头,蒸二十分钟,揉面团要顺着一个方向,豆沙要自己熬,慢慢加红糖。
只要用心做,都能做好。”
陆帆又把镜头转向古村的风景,远处的夯土房、村口的古樟树、晒谷场上的稻谷,还有松阴溪的溪水——溪水很清,能看到水底的石头和小鱼,阳光照在溪面上,泛着金光。
“松阳的古村很安静,空气里有稻香和草木香,像世外桃源一样。
李阿婆说,现在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这些老手艺快没人学了,我希望通过首播,让更多人知道这些老味道,让它们能传下去。”
就在这时,一条弹幕跳了出来:“陆帆,你之前在杭州,很多人说杭州是美食荒漠,是真的吗?我下个月去杭州,想找好吃的,却不知道去哪。”
看到这条弹幕,陆帆愣了一下,然后想起了第3章在拱宸桥首播时,也有粉丝问过类似的问题,当时他刚开启旅程,还没来得及细想,就匆匆离开了杭州。
现在走过浙江十一市,尝过了台州的泡虾、宁波的汤圆、温州的糯米饭、丽水的沙擂,他终于有了答案。
“其实杭州不是美食荒漠。”
陆帆认真地说,眼神很真诚,“就像我在第3章提到的西湖醋鱼,很多人觉得它清淡不好吃,甚至觉得它是‘黑暗料理’,但其实它的背后藏着很深的讲究——首先要选活的草鱼,最好是两斤左右的,太大肉老,太小没肉;然后要去骨,去骨的时候要顺着鱼刺切,不能把肉切碎;去骨后还要用清水养三个钟头,去掉土腥味,清水要每隔半小时换一次,保证水的清澈;醋汁更讲究,要用钱塘江的鲫鱼熬汤,加冰糖、料酒、酱油,熬到汤汁浓稠,再放醋,醋要选杭州本地的玫瑰醋,不能放太多,不然会酸。
看似简单的一道菜,却要花大半天的功夫,这就是杭州美食的匠心。”
他顿了顿,继续说:“之前我在杭州,只尝了奎元馆的虾爆鳝面、菊英面店的片儿川,没有深入挖掘,现在走过浙江十一市,我才明白,每个地方的美食都有它的脾气——台州的美食像山海,鲜得热烈;温州的美食像生意,实得扎实;丽水的美食像古村,慢得温柔;而杭州的美食,像西湖的风景,不张扬,却很有韵味。”
陆帆拿起手机,对着镜头举了举:“比如杭州的定胜糕,用早米粉和豆沙做的,米粉和豆沙的比例是三比一,蒸的时候要垫张荷叶,蒸十五分钟,蒸出来的糕有荷叶的清香,形状像荷花,是以前读书人赶考时吃的,寓意‘旗开得胜’。
以前杭州街头有很多卖定胜糕的小摊,现在虽然少了,但在河坊街还能找到老字号,比如‘蒋顺发’,他们家的定胜糕还是手工做的,味道很正宗。”
“还有葱包桧,用春饼裹着油条和葱,放在铁板上煎,煎到春饼金黄酥脆,刷点甜面酱,咬一口又脆又香。
它的由来和岳飞有关,以前杭州人恨秦桧害死岳飞,就把油条当成秦桧,用春饼裹着煎,叫‘葱包桧’,意思是‘葱包桧(桧)’,解恨又好吃。
现在在杭州的街头巷尾,还能看到卖葱包桧的小摊,比如中山南路的‘葱包桧王’,每天都有人排队买。”
“还有杭州的酱鸭,冬天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做,选当年的老鸭,用酱油、冰糖、料酒腌一个礼拜,然后挂在通风的地方晾干,吃的时候蒸一下,肉质紧实,酱香浓郁。
以前我奶奶每年冬天都会做酱鸭,挂在阳台上,整个楼道都能闻到酱香。
现在在杭州的老字号‘万隆’,还能买到手工酱鸭,味道和小时候的一样。”
陆帆越说越投入,粉丝们的弹幕也刷得更欢了:
“原来杭州有这么多好吃的!
我之前还以为杭州只有西湖醋鱼,还不好吃,看来是我错了!”
“陆帆说得太详细了,我下个月去杭州,就按你说的去吃定胜糕和葱包桧!”
“西湖醋鱼原来这么讲究,我以前吃的肯定是不正宗的,下次去杭州一定要找老字号尝尝!”
“杭州不是美食荒漠!
陆帆说得对,是我们没找到好吃的!”
李阿婆在旁边听着,笑着点头:“是啊,好吃的东西都要用心做,用心找,不能走马观花。
就像我们松阳的沙擂,你要是不找过来,就尝不到这个味道。”
首播结束后,陆帆帮阿婆把沙擂和灰汁糕打包好。
阿婆拿出一个竹编的篮子,里面垫着粽叶,把沙擂和灰汁糕整齐地摆进去,然后用红绳把篮子系好。
“这是给我孙子寄的,他在杭州工作,每次打电话都说想吃我做的沙擂,我寄过去,让他尝尝家里的味道。”
陆帆看着竹篮里的沙擂和灰汁糕,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奶奶——以前奶奶也总给他做糯米糕,每次他离家,奶奶都会打包好让他带走。
“阿婆,您孙子在杭州哪个区工作啊?说不定我下次去杭州,能碰到他。”
“在西湖区,离西湖不远。”
阿婆笑着说,“他说杭州很好,就是吃不到家里的沙擂,每次吃杭州的定胜糕,都说没有沙擂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