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小说网

第43章 景宁畲乡乌米饭的民族智慧(第8页)

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山林更密了,树木更高大了,有的树木需要几个人才能抱过来;溪水更清了,溪水边的石头上,坐着几个钓鱼的人,悠闲地等着鱼儿上钩;偶尔能看到畲族的村落藏在山林里,蓝色的房子在绿色的山林中格外显眼,村落里飘着淡淡的炊烟,像一条白色的丝带。

“前面就是云中大漈了。”

蓝晓雨指着窗外,兴奋地说,“你看,那棵大树就是柳杉王,很高很大,有一千多年了。”

陆帆顺着她指的方向看,一棵巨大的柳杉矗立在山脚下,树干很粗,十几个人都抱不过来,树干上有一些深深的纹路,是岁月留下的痕迹;树枝向西周伸展,像一把巨大的绿色伞,覆盖了很大的面积;树叶是深绿色的,在阳光下泛着光,看起来很有生机。

下车后,他们朝着柳杉王走去。

柳杉王旁边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柳杉王,树龄1500年,国家一级保护古树”

,石碑是用青石做的,上面刻着柳杉王的介绍:“此柳杉生于南北朝时期,高47米,胸径2.5米,冠幅达52米,是浙江省最大的柳杉,被誉为‘柳杉之王’。”

石碑旁边有几个石凳,坐着几个游客,在休息聊天。

一个老爷爷正在给孙子讲柳杉王的传说:“很久以前,这里发生了一场大火,很多树木都被烧死了,只有这棵柳杉没有被烧死,还越长越茂盛。

人们都说,这棵柳杉有灵性,能保佑我们平安幸福。

以前遇到干旱的时候,村民会来这里祈祷,献上哈达和食物,没过多久,就会下雨。”

陆帆拿出相机,对着柳杉王拍照。

镜头里,柳杉王高大挺拔,像一个守护这片土地的巨人;树干上挂着很多红色的布条,是游客们留下的祈愿符,上面写着“家人平安”

“身体健康”

“学业有成”

等祝福的话;树枝上还有几个鸟巢,偶尔有鸟儿飞进飞出,叽叽喳喳地叫着,格外热闹。

他想起了在缙云的鼎湖峰,那是大自然的奇观,雄伟壮观;而这棵柳杉王,是岁月的见证,历经千年风雨,依然枝繁叶茂,两种美截然不同,却同样让人震撼。

从柳杉王往前走,就是时思寺。

时思寺的门是红色的,门上挂着一块木牌,写着“时思寺”

三个字,字体是黑色的,苍劲有力,是明朝书法家所写;门的两边挂着一副对联:“时思祖德千秋盛,寺祀宗功万代兴”

,是用金色的字写的,格外醒目。

寺庙里的建筑大多是宋朝的风格,飞檐翘角,古色古香;屋顶上盖着黑色的瓦,瓦上长着一些绿色的苔藓,看起来很有年代感;院子里有几棵古老的松树,树干很粗,树叶绿油油的,树下放着几个石桌和石凳,供游客休息。

寺庙里的僧人看到他们,热情地打招呼,“欢迎来到时思寺,要不要进来参观一下?我给你们介绍介绍。”

陆帆和蓝晓雨跟着僧人走进寺庙。

寺庙里很安静,只有偶尔传来的钟声和鸟鸣声;大殿里供奉着很多佛像,有的是石头做的,有的是木头做的,都很庄严;佛像前面摆着香炉,里面插着很多香,香火味很浓,却不刺鼻。

僧人给他们介绍寺庙的历史:“时思寺建于宋朝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己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是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寺庙,是畲族和汉族一起修建的,体现了畲汉两族的团结友好。

以前,畲族和汉族的村民,经常来这里祈福、祭拜,一起举办活动,关系很融洽。”

大殿的墙壁上,画着很多壁画,有的画着畲族和汉族一起建寺的场景,有的画着畲族的图腾和传说,还有的画着山水和花鸟,色彩鲜艳,画技精湛。

“这些壁画是明朝时期画的,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依然保存得很完好,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僧人说,指着一幅壁画,“这幅画,画的是畲族的‘盘瓠传说’,讲的是我们畲族的起源,很有意思。”

陆帆听得入了迷,拿出笔记本,把寺庙的历史和壁画的内容记了下来。

他想起了在舟山的普陀山,那是佛教的圣地,庄严神圣;而时思寺,是畲汉两族团结的见证,充满了人文关怀,同样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魅力。

离开时思寺,他们沿着山路往回走。

路上遇到几个畲族的村民,他们背着竹篮,里面装着刚采的草药,看到蓝晓雨,热情地打招呼,“小雨,这是你的朋友啊?”

“是啊,王爷爷,这是陆帆哥哥,从缙云来的。”

蓝晓雨笑着说,给陆帆介绍,“这是王爷爷,他是我们村里的草药医生,很厉害,什么病都能治,他采的草药都是从敕木山上采的,药效很好。”

王爷爷笑着说:“小伙子,欢迎来到我们畲乡。

要不要尝尝我们的畲族草药茶?能清热解毒,对身体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飞天从斗破开始当大佬一人得道剑诛天道我是导演,我不比烂斗罗大陆八零后少林方丈异化武道Hello,小甜心(后来偏偏喜欢你主神崛起陵虚血途华娱从1980开始夜色之下我靠读书成圣人剑中仙逍遥小贵婿战争承包商谍网掌门人不高兴我可以兑换悟性逐道长青诡纹仙子请留步慕少,你老婆又重生了茅山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