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给“阿杰”
:“张叔的葱包桧要趁热吃,凉了就不脆了。
下次去,我请你吃,再配一碗王阿婆的咸豆浆。”
——给“宁波小海鲜”
:“宁波的汤圆真的好吃,下次我去宁波,还要去缸鸭狗,你可以给我推荐其他好吃的吗?”
他突然觉得,写书稿不只是自己的事,是和粉丝、和浙江的那些人一起完成的——他是记录者,也是传递者,把那些温柔的、真诚的味道,从江南传递到更多地方,让更多人知道,美食不只是好吃,还有背后的人和故事,还有藏在里面的温度。
下午三点,阳光开始变得柔和,陆帆收拾好书稿本和钢笔,往回走。
拱宸桥的石阶上,还有老人在聊天,鸟笼里的画眉还在叫,运河里的船还在来来往往,一切都很平静,却很有味道。
回到出租屋,他把书稿本放在书桌上。
第一页己经写满了,字迹不算工整,却透着认真,墨水有些地方晕开了,是他喝银猴茶时不小心洒的,像留下了一个小小的茶渍印章,很可爱。
他把浙江的笔记本、那些小物件(橘子糖糖纸、荷叶、腊肠绳),还有书稿本放在一起,用手机拍了张照片——照片里,浅灰色的书稿本在中间,旁边是绿色的笔记本,还有那些五颜六色的小物件,阳光落在上面,很温暖。
他发了条朋友圈,配文:“书稿的第一页,写给江南的情书。
谢谢所有让这页纸有温度的人——李阿婆的沙擂、张叔的葱包桧、陈师傅的螺蛳、周师傅的腊肠,还有每一个支持我的粉丝。”
没过多久,朋友圈的评论就满了,每一条都带着温度:
——李阿婆的孙女“松阳小茶”
评论:“阿婆看到照片了,说等你回来,给你炸一大个泡虾,再做一笼乌米饭!”
——张叔评论:“回来给你压个最大的葱包桧,加双倍甜面酱!”
——陈师傅评论:“下次来东钱湖,我给你煮朋鱼吃,比螺蛳还鲜!”
——周师傅评论:“腊肠快晒好了,回来给你带点,自己家做的,香得很!”
——粉丝“全国吃遍”
评论:“等你的书出版,我要带着书去浙江,按你的攻略吃遍十一市!”
——粉丝“江南爱好者”
评论:“写得好暖啊,看得我都想去浙江了,想尝尝张叔的葱包桧,李阿婆的沙擂!”
陆帆看着这些评论,心里暖暖的,像喝了一碗热乎的片儿川,从喉咙暖到肚子里。
他把手机放在一边,打开抽屉,把书稿本和浙江的笔记本放在一起,旁边还放着那些小物件。
接下来,他要整理江苏的攻略,要收拾行李,要和张叔、阿明、王阿婆、李大叔告别,但此刻,他想再坐一会儿,再看看这页写满江南的纸,再想想那些在浙江的日子。
窗外的保俶塔不再有晨雾,阳光照在塔尖上,泛着金光。
运河的游船还在来来往往,导游的声音还在飘,绿萝的藤蔓又长了些,垂到了书稿本上,叶片上的水珠还没干,像在眨眼睛。
陆帆知道,这只是书稿的第一页,后面还有江苏、安徽、上海、江西……还有很多故事要写,还有很多美食要尝,还有很多人要遇见,但这第一页,是根,是他出发的理由,是江南给的温柔,也是他要传递给更多人的东西——美食里的人情,烟火里的温度。
“下一站江苏,也要好好写。”
陆帆对自己说,手里握着那支钢笔,笔尖还留着墨水的清香。
他想起阿明说的“把杭州的好吃的写进去”
,想起粉丝说的“带着书去浙江”
,想起李阿婆说的“等你回来吃乌米饭”
,突然觉得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但也更有力量了——他要把江南的情书继续写下去,写给更多人看,写给更多人尝,让更多人知道,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不是山珍海味,是那些藏在巷子里的、带着温度的家常味道,是那些陌生人递过来的、带着善意的热乎吃食。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的保俶塔,还有远处的西湖。
风从窗外吹进来,带着绿萝的清香,还有江南春天的味道。
陆帆笑了,他知道,不管走多远,江南的味道,都会留在他的心里,留在他的书稿里,留在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的心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