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他一边刮一边说,还不时用手摸一下带鱼的腹部,“带鱼的腹部最嫩,煎的时候要小心,别煎碎了。”
刮好鱼鳞后,他从带鱼的鳃部入手,轻轻一扯,就把内脏和鱼鳃一起拉了出来,动作干净利落,没有一点残留。
处理好的带鱼切成五厘米长的段,放在盘子里,撒上一点盐,“腌十分钟,让盐味渗进肉里,煎的时候更入味。”
陆帆站在旁边,手里的相机快门按个不停。
他镜头里的王大叔,专注又认真,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却顾不上擦,眼睛紧紧盯着手里的海鲜,仿佛在完成一件重要的作品。
偶尔有海风拂过,吹起他额前的碎发,露出眼角的皱纹——那是岁月和海风留下的痕迹,却让他看起来更亲切、更可靠。
“大叔,您做排档做了多少年了?”
陆帆一边拍照一边问,想多了解一点这位热情摊主的故事。
“快三十年了!”
王大叔感慨地说,手里的刀却没停,还在仔细地修整带鱼段的边缘,“我年轻的时候是渔民,跟着我爸的船出海捕鱼,那时候的船小,没有导航,全靠经验和星星辨方向,遇到风浪的时候,船在海里像一片叶子,晃得人吐胆汁。”
他抬起头,望向远处的渔港,眼神里带着回忆的温柔,“那时候最盼着的就是归航,靠岸后喝一碗热粥,吃一口我妈做的咸鱼,就觉得浑身的累都散了。
后来年纪大了,五十岁那年在海上遇到一次大风暴,船差点翻了,救上来后我就发誓,再也不出海了,然后就开了这个排档。”
他指了指旁边的一张塑料桌,桌子旁坐着一对头发花白的老夫妻,老爷爷正用勺子给老奶奶盛淡菜汤,动作温柔:“那对老夫妻,是我的第一批顾客,从排档刚开的时候就来吃,现在每个周末都来,说是吃惯了我做的味道,别的地方的海鲜总觉得少点什么。
上次老奶奶过生日,还特意带了一块蛋糕过来,分给我和其他食客吃,甜得很。”
陆帆顺着王大叔指的方向看过去,那对老夫妻正好抬头,看到陆帆在看他们,老奶奶笑着挥了挥手,手里的瓷勺还沾着淡菜汤的油花。
老爷爷也笑着说:“小伙子,你算来对地方了!
王大叔家的海鲜最新鲜,手艺也最好,我跟我老伴吃了快三十年了,从来没失望过。
你一定要尝尝他做的葱油虾蛄,比我们年轻的时候在渔船上吃的还鲜!”
王大叔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脸颊微微泛红:“老大哥,别这么夸我,都是大家照顾生意。
我这排档能开这么久,全靠你们这些老顾客帮衬。”
他转身走到灶台前,从旁边的煤气管上拧开阀门,蓝色的火苗“噗”
地一下窜了起来,映得他的脸格外温暖。
他先在锅里倒了适量的菜籽油,油是本地榨的,颜色是金黄的,倒在锅里时还带着淡淡的花生香。
等油热到冒青烟时,王大叔小心地把带鱼段放进锅里,“滋啦”
一声,油花立刻溅了起来,带鱼的香味瞬间弥漫开来,那是一种混合着海腥和油脂的鲜香,不冲鼻,却格外勾人。
他用铁铲轻轻翻动着带鱼段,动作轻柔得像在抚摸,生怕把鱼肉翻碎:“煎带鱼要小火慢煎,火太大会把外皮煎焦,里面的肉却没熟;火太小又会让带鱼吸太多油,变得油腻。
要等一面煎到金黄酥脆,再翻另一面,这样煎出来的带鱼才外酥里嫩。”
煎好的带鱼段被整齐地码在一个白色的瓷盘里,外皮金黄酥脆,边缘微微卷起,鱼肉的香气透过热气不断往外冒。
王大叔把锅里的油倒出一部分,留下一点底油,放进姜片和葱段,爆出香味后,把处理好的梭子蟹放进锅里,快速翻炒了几下,蟹壳在高温下很快变成了橙红色,蟹黄的香味也更浓了。
他又加入适量的生抽和料酒,料酒是本地酿的黄酒,度数不高,却带着淡淡的甜香,能很好地中和蟹的腥味。
“梭子蟹要焖煮五分钟左右,这样蟹黄才会凝固,不会流出来,味道也能更浓。”
他一边说一边盖上锅盖,锅沿冒出的热气里,满是蟹黄和黄酒混合的香气。
接着做葱油虾蛄。
王大叔在另一个锅里放了适量的油,油热后放进蒜末和葱花,蒜末是刚剁的,颗粒分明,葱花是本地的小香葱,香味更浓郁。
炒出香味后,他加入适量的生抽和一点点白糖,白糖能提鲜,还能中和生抽的咸味。
然后把处理好的虾蛄放进锅里,快速翻炒均匀,让每一只虾蛄都裹上葱油酱汁,接着盖上锅盖焖了两分钟:“虾蛄不用焖太久,两分钟刚好,焖太久肉质会变老,失去鲜嫩的口感。”
最后是白灼淡菜。
王大叔在锅里放了适量的清水,加入一点姜片和葱段,等水烧开后,把处理好的淡菜放进锅里,用勺子轻轻搅动了几下,让淡菜受热均匀。
淡菜在热水里很快就张开了外壳,露出里面嫩黄色的肉,大概三分钟后,王大叔就把淡菜捞了出来,放进盘子里,旁边还放了一小碟醋和姜末:“淡菜白灼最能体现它的鲜味,蘸点醋和姜末,能去腥,还能提鲜,尤其是姜末,一定要用新鲜的生姜剁,泡过的姜末没有香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