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小伙子,是来买火腿的还是来参观的?”
老人笑着问,声音里带着温和的婺语口音。
“您好,我叫陆帆,是个旅行美食博主,想来看看您家的手工火腿制作工艺,也想了解一下金华火腿的历史。”
陆帆连忙递上自己的名片,“昨天我在义乌听说您家是老字号,特意赶过来的。”
老人接过名片,眯着眼睛看了看,笑着说:“哦,美食博主啊!
欢迎欢迎!
我叫金守义,是金氏火腿坊的第六代传人。
快进来坐,我刚在翻缸,手上有点油,别介意。”
金老爷子说着,指了指旁边的竹椅,“先喝杯茶,我这茶是用火腿骨熬的,你尝尝,有股特别的香味。”
陆帆坐下后,金老爷子端来一杯茶。
茶杯是粗陶做的,表面有淡淡的纹路,茶汤是浅褐色的,飘着几片茶叶,闻起来有淡淡的咸香,还有股骨头的鲜味。
他喝了一口,茶汤入口微咸,咽下去后,嘴里留着淡淡的回甘,和普通的茶水完全不同。
“好喝!
这茶居然有火腿的香味,太特别了!”
“这是我们家的老法子,”
金老爷子坐在陆帆对面的竹椅上,拿起桌上的旱烟袋,却没有点燃,只是拿在手里把玩,“以前做火腿,剩下的骨头舍不得扔,就用来熬茶,夏天喝着解暑,冬天喝着暖身。
现在年轻人都不爱喝了,也就我还保留着这个习惯。”
陆帆环顾了一下店铺的前厅,靠墙的货架上摆着几盒包装精美的火腿,有“三年陈”
“五年陈”
的字样,还有一些火腿制品,比如火腿丝、火腿丁。
货架旁边的墙上挂着几张老照片,有一张是民国时期的,照片里的男人穿着长袍,站在挂满火腿的厂房前,旁边写着“金氏火腿坊——金华贡品”
;还有一张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年轻的金老爷子和父亲一起翻缸,手里拿着同样的木质刮刀。
“金爷爷,这些照片都是您家的历史吧?”
陆帆指着照片问。
“是啊,”
金老爷子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眼神里满是怀念,“那张民国的照片是我太爷爷,那时候我们家的火腿是贡品,每年都要送几支到南京去。
那张八十年代的,是我和我父亲,那时候刚改革开放,我们家的火腿开始卖到上海、广州,生意好得很。”
金老爷子顿了顿,又说,“现在不行喽,年轻人都喜欢买机器做的火腿,又便宜又快,我们这手工的,又费时又费力,好多老主顾都走了。”
“那您为什么还坚持做手工火腿呢?”
陆帆问。
金老爷子叹了口气,却又很快笑了:“因为手工做的火腿,才有金华火腿的魂啊!
机器做的,用的是普通猪肉,腌制时间短,还加了防腐剂,吃起来只有咸味,没有我们手工火腿的香味。
你知道吗?好的金华火腿,要经过选料、腌制、晾晒、发酵西个步骤,前后要一年多时间,少一步都不行,少一天都不行,这是祖宗传下来的规矩,不能破。”
说着,金老爷子站起来:“走,我带你去后屋的厂房看看,现在正好在翻缸,让你看看手工腌制火腿是怎么回事。”
陆帆跟着金老爷子穿过前厅的小门,来到后屋的厂房。
厂房很大,有两三百平方米,屋顶是木质的,上面铺着黑瓦,阳光透过屋顶的天窗洒下来,在地上织成碎金。
厂房里整齐地摆放着十几个大缸,每个缸都有半人高,缸口用纱布盖着,旁边放着一把木质的刮刀和一个竹制的耙子。
厂房的另一头,挂着几十支火腿,都是用暗红色的麻绳捆着,火腿皮上印着“金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