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那些故事里,有传承,有坚守,有温情,像太湖的水一样,温柔而绵长,流淌了一百多年,还在继续。
陆帆吃完最后一口粽子,觉得胃里暖暖的,心里也满满的。
他走到柜台前,对诸阿姨说:“诸阿姨,给我装十个蛋黄肉粽,我带回去给家人和朋友尝尝,让他们也感受一下南浔的味道,感受一下百年老店的传承。”
“好嘞!”
诸阿姨笑着拿出一个纸盒子,盒子是白色的,上面印着“诸老大”
的logo,还有一片青箬叶的图案,“这些粽子都是刚煮好的,你回去可以放在冰箱里冷藏,能放一个星期。
吃的时候不用解冻,首接放在蒸锅里,水开后蒸十分钟就好,味道和刚出锅的一样。”
她一边说,一边把粽子一个个放进盒子里,每个粽子都用油纸包好,再用稻草捆了一下,“这样包着,能保持粽子的香味,也不容易粘在一起。”
她还特意找了一张纸条,用钢笔写下“加热方法:水开后蒸十分钟即可,建议热吃”
,字迹娟秀,和竹篮上的标签一样,然后把纸条放进盒子里。
陆帆付了钱,接过纸盒子,盒子沉甸甸的,不仅装着十个粽子,还装着诸老大一百多年的传承,装着南浔的温情。
他对诸阿姨说:“谢谢您,诸阿姨,不仅让我吃到了这么好吃的粽子,还让我听到了这么多有趣的故事。”
“不用谢,”
诸阿姨笑着送他到门口,“小伙子,下次来南浔,记得再来吃粽子,我给你留刚出锅的,再给你讲我太爷爷当年开铺子的故事。”
“好的,诸阿姨,我一定会再来的!”
陆帆笑着挥手,心里满是留恋。
走出诸老大,西街的阳光更暖了,把影子拉得很长。
陆帆提着装满粽子的纸盒子,沿着河边往客栈走。
河水清澈见底,能看到水底的水草在轻轻晃动,岸边的垂杨柳把枝条垂到水面上,风一吹,枝条就跟着摆动,在水面上划出一道道细小的涟漪。
偶尔有小鱼从水里跳出来,溅起一圈圈水花,很快又消失在水里,只留下一圈圈波纹,慢慢扩散开来。
他想起这几天在湖州的经历,像一场温暖的梦——在张记面馆,张爷爷给他煮双交面,讲爆鱼的做法,还送他刚炸好的爆鱼,那爆鱼的酥脆里藏着老手艺的坚守;在丁莲芳,丁奶奶教他包千张包,讲千张包的传承故事,还送他新鲜的千张皮,那千张皮的软嫩里藏着手艺人的温情;在周生记,周老板给他做干挑馄饨,讲馄饨的秘方,还送他自制的辣油,那辣油的香辣里藏着市井的爽朗;在诸老大,诸阿姨给他吃刚出锅的粽子,讲诸老大的百年历史,那粽子的香甜里藏着岁月的温柔。
这些手艺人,就像南浔的老槐树,默默守护着一份份味觉记忆,把岁月的味道一代代传下去。
他们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精致的包装,却用最朴素的坚守,最真诚的用心,让每一份美食都充满了温度,让每一个来到南浔的人,都能感受到这里的温情。
走到客栈门口,王叔正在院子里修剪月季。
他穿着一件蓝色的褂子,手里拿着剪刀,小心翼翼地把枯萎的花瓣剪掉,月季的清香在院子里漫开。
看到陆帆,他停下手里的活,笑着问:“小伙子,粽子买了?看你手里的盒子,是诸丫头家的吧?”
“是啊,王叔,您也知道诸老大?”
陆帆笑着说,走进院子里。
“当然知道!
我们南浔人谁不知道诸老大啊!”
王叔放下剪刀,擦了擦手上的汗,“我小时候就吃诸老大的粽子,那时候还是诸丫头的奶奶在包,现在轮到诸丫头了,味道一点没变。
我孙子每次从外地回来,都要我给他买诸丫头家的蛋黄肉粽,说‘爷爷,我就要吃诸奶奶包的,别的地方的不好吃’。”
他看着陆帆手里的盒子,又问:“准备走了?下一站去哪里?”
“下一站去嘉兴,”
陆帆说,“听说嘉兴的粽子也很有名,想去尝尝,看看和南浔的诸老大有什么不一样。”
“嘉兴的粽子是不错,味道也很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