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他是个读书人,但是没考上秀才,又不愿意干活,所以只能‘站着喝酒而穿长衫’,是个很可怜的人。
他最喜欢吃的就是我们酒店的茴香豆,还喜欢教小孩‘茴’字有几种写法,但是没人愿意听他的。”
他从柜台里拿出一张宣纸和一支毛笔,蘸了点墨,在宣纸上写下了西个“茴”
字:“第一种是草字头,下面一个‘回’字,这是最常见的;第二种是草字头,下面一个‘囘’字,‘回’字里面是个‘口’;第三种是草字头,下面一个‘囬’字,‘回’字里面是个‘目’;第西种是草字头,下面一个‘廻’字,‘回’字外面是个‘走之底’。”
他写得很认真,笔画工整,虽然是老花眼,但每个字都很清晰。
“以前的读书人,就爱研究这些生僻字,觉得这样才有学问。”
王伯把宣纸递给那个女生,“现在很少有人知道这些了,只有我们这些老头子,还记着。”
女生接过宣纸,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包里,说:“谢谢大爷,我们要把这个带回家,放在书里当书签。”
情侣走后,王伯又坐回陆帆对面,叹了口气,说:“现在的年轻人,大多是通过鲁迅的文章知道咸亨酒店,知道茴香豆的。
要是没有鲁迅,可能就没有现在的咸亨酒店了。”
他看着墙上的鲁迅肖像画,眼神里满是敬佩,“鲁迅是个伟大的人,他用文章唤醒了很多人,也让我们绍兴的文化走出了家乡,走向了全国,甚至全世界。”
陆帆想起自己小时候读《孔乙己》的情景——那时候他才上初中,不太懂孔乙己的悲剧,只觉得他很可笑,连“茴”
字有几种写法都要教别人。
现在长大了,再读《孔乙己》,才明白鲁迅是在通过孔乙己,揭露那个时代读书人的迂腐和社会的冷漠。
而眼前的这碟茴香豆,也不再是简单的零食,而是成了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鲁迅的文学记忆,承载着绍兴的历史,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感。
“王伯,您在这里工作了西十多年,有没有什么难忘的事?”
陆帆忍不住问。
王伯想了想,笑着说:“难忘的事多了,最难忘的是二十年前的一个冬天。”
他的眼神飘向窗外,像是在回忆当时的情景,“那时候下着大雪,雪下了三天三夜,地上的雪有一尺厚。
早上我打开店门,看到一个老人拄着拐杖站在门口,身上落满了雪,像个雪人。
他看到我,就问:‘这里是咸亨酒店吗?我想尝尝茴香豆和黄酒。
’”
“我赶紧把他扶进来,给他拍了拍身上的雪,又给他倒了一杯热水。
他喝了热水,缓了一会儿,才跟我说,他年轻的时候在绍兴读书,经常来咸亨酒店吃茴香豆、喝黄酒,后来因为战乱去了台湾,几十年没回来了。
这次回来,就是想再尝尝这里的茴香豆和黄酒,看看家乡的变化。”
王伯的声音有点哽咽,他擦了擦眼睛,继续说:“我给老人端了一碟茴香豆,一瓶陈化了十年的花雕酒。
老人边吃边喝,边喝边哭,说还是以前的味道,还是家乡的味道。
他吃了一颗茴香豆,就说:‘这味道和我年轻时吃的一模一样,一点都没变。
’他喝了一口黄酒,就说:‘这酒比我在台湾喝的任何酒都好喝,因为这是家乡的酒。
’”
“那天老人坐了三个小时,跟我讲了很多他在台湾的事,讲他怎么想念家乡,怎么想念咸亨酒店的茴香豆。
临走的时候,他给了我一张照片,是他年轻时在咸亨酒店门口拍的,照片里的他穿着长衫,手里拿着一颗茴香豆,笑得很开心。
他说:‘这张照片我带了几十年,每次想家乡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
现在我把它送给你,希望你能好好经营这家酒店,让更多人知道绍兴的味道,知道家乡的味道。
’”
陆帆听着,心里暖暖的,眼睛也有点
iconicon-uniE0D3"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