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小说网

第59章 常州银丝面天宁寺下的舌尖禅意(第5页)

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我年轻的时候,在天宁寺旁边的工厂上班,每天早上都会来吃一碗银丝面,”

老奶奶放下勺子,看着窗外的天宁寺塔,眼神里带着点回忆的温柔,“那时候我儿子才五岁,每天早上我都会带他来,他每次都能吃一碗面,还说‘妈妈,这面真好吃,我长大了也要做这么好吃的面’。”

“现在我儿子在上海工作,每年过年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来吃一碗老陈家的银丝面,”

老奶奶笑了,眼角的皱纹里藏着笑意,“他说‘还是家里的面好吃,上海的面没有这个味道’。

有时候他还会让我给他打包几碗,带到上海去,说要让他的同事也尝尝常州的银丝面。”

陆帆听得心里暖暖的,拿出笔记本,在空白页上写下“常州银丝面”

五个字,字体比平时写得更认真。

他画了一碗简笔的银丝面,旁边标注:“原料:高筋面粉+鸡蛋+盐,拉十八道,细如发丝;汤:老母鸡+筒骨熬4小时,清亮无油;配料:鸡丝、香菇、青菜;特点:清淡、本真、有禅意;常州吃法:先喝汤,再吃面,最后吃酱萝卜。”

他还在旁边画了一个小小的天宁寺塔,塔尖上画了个小太阳,旁边写着“禅意”

两个字。

“奶奶,您知道为什么说银丝面有禅意吗?”

陆帆问,把笔记本放在桌上,推给老奶奶看。

老奶奶凑过来看了看,笑着说:“小伙子字写得好!

我觉得有两个原因,一是做面的人用心,你看陈师傅和他儿子,拉面的时候多专注,一点都不分心,这就像禅修,要专心致志,不能有杂念;二是吃面的人要静下心来,慢慢吃,才能尝出面的本味,要是吃得太快,狼吞虎咽的,就尝不出味道了,这也像禅修,要静下心来,才能看清自己。”

老奶奶顿了顿,指着窗外的天宁寺塔:“天宁寺的老和尚说,‘吃一碗好面,就像参一次禅’,我觉得很有道理。

有时候我心里烦,就来吃一碗银丝面,慢慢喝汤,慢慢吃面,吃完了就觉得心里不烦了,好像什么事都想开了。”

陆帆把老奶奶的话记在笔记本上,字迹工整。

他又问陈师傅:“陈叔,你们家一天能卖多少碗面啊?”

“旺季的时候,一天能卖两百多碗,”

陈师傅笑着说,“从早上六点开到晚上八点,忙的时候,我和陈阳都顾不上吃饭,中午就随便吃点大麻糕垫垫。

有时候客人多,要排队,有的客人从上海、南京过来,坐高铁来,就为了吃一碗我们家的银丝面。”

陈师傅指了指门口的一个银色保温箱,上面印着“老常州面馆”

的黑色字样:“那是给外地客人打包用的,我们用保鲜盒把面和汤分开装,面是生的,汤是热的,客人回去自己煮,这样能保证面的口感。

上次有个上海的客人,一次买了五份,说要带回去给家人和同事尝尝,还说我们的打包方式很贴心。”

陆帆吃完最后一口面,感觉胃里暖暖的,像被阳光晒过一样,一点都不胀,反而觉得很轻松。

他拿起旁边的大麻糕,大麻糕是圆形的,一面是焦黄色的,上面撒满了白芝麻,另一面是淡黄色的,看起来很酥脆。

他咬了一口,外皮“咔嚓”

一声脆响,掉了点渣在桌上,里面是咸甜口的,夹着葱花和猪油,香得很,一点都不腻,和银丝面的清淡刚好互补。

“这大麻糕也很好吃!”

陆帆忍不住赞叹,又咬了一口。

“这大麻糕是我老伴做的,”

陈师傅笑着说,“她做大麻糕做了三十年,用的是猪油和面粉,烤的时候用的是炭火炉,比电烤箱烤的香。

我们常州人吃银丝面,都会配一个大麻糕,这样才算完整的一顿早餐,就像喝咖啡要配蛋糕一样。”

陆帆付了钱,陈师傅还给他装了一小袋面粉样品——是用透明的密封袋装好的,里面是白色的高筋面粉,袋子上贴着一张小纸条,上面用毛笔写着“老常州面馆专用面粉,2023年10月26日”

,字迹和菜单上的一样工整。

“带回去给朋友看看,知道我们的面用的是好面粉,没有掺假,”

陈师傅笑着说,“很多客人都怀疑我们的面加了添加剂,其实没有,我们做面做的是口碑,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

陆帆接过袋子,心里很感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间谍的战争一人得道诸天谍影五年后我携三个幼崽炸翻财阀家族我在末日文字游戏里救世抗战从周卫国开始二道贩子的崛起震惊!开局一片地,暴击出奇迹盖世武神茅山后裔修真小赘婿第一序列我靠读书成圣人授徒万倍返还,为师从不藏私遮天:成帝的我回到地球当保安完美世界:开局融合重瞳至尊骨从玄君七章开始魔王追妻:纨绔妖神妃步步逼婚:抢来的老公修仙百艺蛮荒补天人张三丰弟子现代生活录我缔造上古天庭的那些年征服原始人重生8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