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吃完饭,陆帆和林默在湖边告别。
夕阳西下,把湖面染成了金色,然后慢慢变成橘色,再变成红色;渔民们都收网回家了,小渔船在湖面上慢慢飘着,像一个个小黑点;岸边的芦苇荡被夕阳染成了红色,像一片红色的海。
“陆帆,谢谢你今天提醒我,”
林默说,她把相机包背好,“我以前太执着于画面的美感,忽略了真实的重要性。
以后我拍照片,会多关注真实的场景,多听当地人的故事——因为那些故事,才是照片的灵魂。”
“我也谢谢你,”
陆帆笑着说,“你让我知道,美感能让更多人关注这些美食,关注这些地方。
其实真实和美感并不矛盾,比如你拍的竹篮里的螺蛳,既有真实的细节(竹篮的磨损、湖水的水珠),又有自然的美感(阳光的光影、颜色的对比),这样的照片,既能让人看到东钱湖的湖鲜有多好,又能让人知道湖鲜背后的故事,这才是最好的。”
林默拿出手机,打开微信:“我们加个微信吧,我会把今天拍的照片发给你,如果你需要用在你的书稿里,随时跟我说。
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们可以一起拍更多地方的美食,你记录故事,我拍照片——你的故事,加上我的照片,肯定能让更多人知道这些地方的美。”
“好啊,”
陆帆点点头,加了林默的微信,“我接下来要去绍兴,拍黄酒和茴香豆,还要去咸亨酒店,感受一下鲁迅笔下的绍兴。
如果你有兴趣,可以一起去。”
“好啊!”
林默眼睛亮了,“我刚好想拍‘江南酒文化’系列,绍兴是黄酒的故乡,太适合了!
我们可以拍酒坊里酿黄酒的过程,拍老人喝黄酒的样子,拍茴香豆的制作——肯定能拍出很多好照片。”
告别林默后,陆帆沿着湖边慢慢走。
夕阳最后一缕光落在湖面上,然后慢慢消失,湖面渐渐暗了下来,远处的渔船也变成了模糊的影子;岸边的路灯亮了,是暖黄色的,照在青石板路上,像一条金色的路。
他掏出笔记本,翻开新的一页,写下:
“东钱湖的晨雾,藏着湖鲜的甜。
螺蛳青黑,剪尾吐沙,是老张凌晨西点的斗笠,是湖水沾湿的蓑衣;朋鱼银白,清蒸蘸酱,是王阿婆三十年的柴火灶,是竹篮里跳动的水花。
林默说,美感是发现出来的——发现竹篮上的每一道划痕(那是老张捞螺蛳时蹭的),发现老张手上的每一道老茧(那是五十年划船练的),发现王阿婆围裙上的每一块补丁(那是自己缝的,针脚整齐)。
原来真实与美感,从来不是对立面:真实里藏着最动人的美感(因为真实带着人的温度),美感能让更多人看见真实(因为好看的画面会吸引人去了解背后的故事)。
王阿婆说,‘好吃就行’。
简单的西个字,却道尽了食物的本质:食物不仅是用来填满肚子的,更是用来传递故事的——传递渔民的辛苦(凌晨西点的湖,斗笠上的雾),传递餐馆老板的用心(三十年的灶,不放味精的鲜),传递江南的软(湖水的甜,雾气的柔)。
明天去绍兴,带一瓶东钱湖的水,看看能不能尝出江南的味道。”
陆帆合上笔记本,抬头看着湖面。
远处的灯光倒映在湖里,像一颗颗星星;偶尔有一条鱼跳出水面,溅起的水花在灯光下闪着光。
他知道,明天要去绍兴,去拍黄酒和茴香豆,去听更多关于江南的故事。
但此刻,他的心里只有东钱湖的湖鲜,只有王阿婆和老张的笑容,只有林默相机里那些真实又好看的照片——那些照片,像东钱湖的雾,像湖鲜的甜,像江南的软,留在了他的记忆里。
“东钱湖,再见,”
陆帆在心里说,“绍兴,我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