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封丘隘口的夜色比战场更沉,厮杀声歇了后,只剩下城头的风裹着血腥气,在砖石缝隙里打旋。
韩令坤靠在垛口旁,把染血的甲胄卸下来放在脚边,露出胳膊上刚包扎好的伤口——草药是老陈刚送来的,还带着点泥土的湿气,敷在伤口上凉丝丝的,却压不住骨头缝里的酸胀。
城楼下的空地上,士兵们三三两两地聚着,有的在借着月光擦兵器,有的在给受伤的同伴换药,还有的靠在墙根上,嘴里嚼着干硬的麦饼,眼神却望着汴梁的方向。
韩令坤望着他们的背影,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着——三天前李将军带来的一万禁军中,有两百多个还没满十八岁的小兵,昨天的战斗里,己经有三十多个永远留在了这城头上,他们的兵器还没来得及刻上自己的名字,就成了无主的遗物。
“将军,您怎么还不睡?”
身后传来脚步声,老陈端着一碗热汤走过来,碗沿还冒着白气。
他把汤递到韩令坤手里,又蹲下身,捡起地上的甲胄,用布巾轻轻擦着上面的血污——那血有北汉士兵的,也有大周弟兄的,干了之后结成暗褐色的痂,擦起来沙沙作响。
韩令坤喝了口热汤,暖意顺着喉咙滑下去,却没驱散心里的沉郁。
“老陈,你去年被裁撤的时候,是不是真的怪过太后?”
他突然开口,声音在夜里显得格外轻。
老陈擦甲胄的手顿了顿,抬头看了他一眼,又低下头继续擦:“咋能不怪呢?俺打了二十多年仗,手上的老茧比鞋底还厚,就盼着灭了南唐能回家种地,结果裁撤的命令下来,俺拿着那点安家银,看着家里的破房子,心里首骂——太后是不是忘了俺们这些流血的弟兄?”
他叹了口气,从怀里掏出一个布包,打开来,里面是半块干硬的粟米糕,还有一张泛黄的纸,上面画着两个小人,一个高一个矮,旁边歪歪扭扭写着“爹”
“娃”
两个字。
“这是俺娃画的,去年俺回家的时候,他才五岁,拿着炭在纸上画,说‘爹,你别再去打仗了,俺能帮娘种地了’。”
老陈的声音软下来,指尖轻轻碰了碰纸上的小人,“俺当时就想,这辈子再也不碰兵器了,就算穷死,也得陪着娃长大。”
韩令坤看着那半块粟米糕,想起自己离家时,儿子韩明也是抱着他的腿,把一块刚蒸好的粟米糕塞进他手里,说“爹,你带着路上吃,早点回来”
。
他把汤碗放在脚边,伸手拍了拍老陈的肩膀:“那你这次怎么又回来了?”
“听说北汉打过来了,汴梁危险。”
老陈把布包收起来,语气又硬了些,“俺们村的老兵都知道,汴梁要是破了,北汉的人会把俺们的地抢了,把俺们的娃杀了,到时候就算想种地,也没地可种了。
俺跟村里的几个老弟兄说,就算死,也得去守着,不能让俺们的娃再过俺们小时候的苦日子。”
他顿了顿,又说:“来的路上,俺们遇到了几个被北汉兵欺负的百姓,他们说北汉的人抢了他们的粮食,烧了他们的房子,还杀了他们的亲人。
俺当时就想,太后裁撤部队,是想让俺们过安稳日子,只是她没料到这些敌人这么狠,俺们不能怪她,得帮她把敌人打走,才能真的过上安稳日子。”
韩令坤的眼睛有点发热,他想起出发前,太后在紫宸殿里对他说的话:“韩将军,裁撤部队是我的错,我以为中原能就此安稳,却忘了这乱世里,安稳是要靠刀枪守着的。
现在,我需要你们帮我弥补这个错,帮大周的百姓守住安稳。”
那时他还觉得太后过于自责,现在听老陈这么说,才明白——大周的士兵,不管是老兵还是新兵,心里都装着百姓,装着这片土地,他们怨过、恨过,却从来没忘过自己的本分。
“老陈,”
韩令坤的声音有点哑,“等这场仗打赢了,我跟太后请旨,让你们都能回家种地,给你们分好地,发足够的安家银,再也不用打仗了。”
老陈笑了,脸上的皱纹挤在一起,眼里却满是期待:“好,俺等着那一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