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济州的夜总比洛阳凉些,尤其到了显德八年的深秋,营地里的风裹着淮河的湿气,吹在甲胄上能凝出一层薄霜。
符岚站在中军帐外的土坡上,手里攥着那枚鎏金虎符,虎符上的纹路被她摸得发亮——这是三天前姐姐符祥瑞从洛阳快马送来的,信里只写了八个字:“汴梁危急,济州当援”
。
帐内的烛火还亮着,参军周彦正在整理降兵名册,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
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符岚深吸一口气,把虎符揣进怀里,转身掀帘走进帐内。
周彦见她进来,连忙起身行礼:“将军。”
“降兵的训练进度怎么样了?”
符岚走到案前,目光落在摊开的名册上,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士兵的姓名、籍贯,还有是否经历过战事的标注。
周彦递过一本训练日志:“回将军,五万整合好的降兵中,有三万是从前赵匡胤麾下的老兵,箭术和马术都还娴熟,剩下两万新兵也能勉强拿起长枪;只是另外三万未整合的,还有些人心惶惶,昨天夜里还有人试图逃营,被哨兵抓了回来。”
符岚翻着日志,手指在“逃营”
两个字上顿住。
她想起这些降兵刚到济州时的模样——有的衣衫褴褛,有的带着伤,还有的怀里揣着家人的画像,眼神里满是不安。
当时她对他们说:“你们从前为宋效力,如今宋己亡,若愿为大周守土,大周便待你们如自家弟兄;若不愿,也可领安家银回家,绝不强求。”
可现在,眼看汴梁危急,这些降兵却成了她手里最棘手的筹码。
“逃营的人怎么处置了?”
符岚抬头问。
周彦叹了口气:“按军规该杖责三十,可他们说家里有老母亲要养,实在不想再打仗了……最后只是罚了他们去伙房帮工。”
符岚沉默了片刻,走到帐外,望着营地里此起彼伏的篝火。
每个篝火旁都围着几个士兵,有的在擦兵器,有的在低声说话,还有的在给家里写信。
她想起自己十七岁那年,跟着姐夫柴荣征北汉,那时营地里的篝火也是这样亮,士兵们谈论的不是想家,而是“等打赢了,就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
可如今,才过了几年,人心就变了吗?
“将军,洛阳又传急报了!”
亲兵匆匆跑过来,手里拿着一封用火漆封口的信。
符岚拆开一看,信是姐姐亲笔写的,字迹比上次潦草了许多:“北汉猛攻封丘隘口,韩令坤伤亡惨重,弩车损毁过半,汴梁城内只有三万守军,后蜀探子己在汴梁周边活动,若济州再不出兵,汴梁恐难守。”
最后一句话被姐姐画了三道横线,符岚仿佛能看到姐姐写信时焦急的模样。
她握紧信纸,指节泛白——济州到汴梁,快马加鞭也要五天,若调三万降兵过去,路上至少要七天,可封丘隘口能不能撑七天?更重要的是,若调走三万降兵,济州只剩下三万未整合的降兵和五千大周老兵,万一后蜀趁机来犯,济州一破,洛阳就会失去东南方向的屏障,到时候姐姐和宗训就会腹背受敌。
“将军,要不要再给洛阳回封信,说明济州的难处?”
周彦在一旁小声建议。
符岚摇了摇头,她知道姐姐现在有多难——洛阳只有两万禁军,既要守都城,又要防备后蜀,根本抽不出兵力支援汴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