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皇帝朱啸静听众议,手指依然无意识地敲击着舆图,目光深邃,看不出喜怒。
他心中其实早己倾向于洪承畴,孙承宗的分析正合他意。
孙传庭虽勇,但确如孙师所言,东瀛此刻更需要的是调理的“文火”
而非征伐的“猛火”
。
他正欲开口总结,却见次辅李邦华眉头微皱,似有话说。
“陛下,”
李邦华出列拱手,“诸公之论,臣深以为然。
洪大人确系东瀛总督最佳人选。
然,洪大人若调任东瀛,则乐浪总督空缺,亦需即刻填补。
乐浪连接辽东,位置险要,关乎帝国东北大局,接任者非但需能稳住局面,延续洪大人之善政,更需有应对复杂地缘之能。
臣以为,现任江南总督史可法,为人刚正不阿,勤于政事,清廉自守,治理地方素有清名,且熟悉粮秣漕运诸事,或可调任乐浪,以其清望与能力,当能胜任,确保乐浪无虞。”
李邦华此言一出,暖阁内气氛微变。
史可法确是能臣,但其风格刚首,与洪承畴的灵活务实有所不同,能否适应乐浪复杂的民族与边防形势?
皇帝眉头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他原本属意孙传庭接掌乐浪。
孙传庭在辽东展现出的大局观和治军能力,让他觉得此人可堪大用,乐浪作为重要的边防和后勤基地,需要一位有魄力、懂军事的干员。
而且,将孙传庭放在乐浪,既能让他积累治理地方的经验,也能就近策应辽东,甚至作为未来经略更北方(指代罗刹,即沙俄)的预备。
但李邦华突然举荐史可法,打乱了他的思绪。
“史可法?”
皇帝沉吟道,目光转向李邦华,“李卿举荐史可法,自是因其才干。
然,江南乃国家财赋根本重地,关系漕运、盐税、海贸命脉,不可一日无得力干员坐镇。
史可法在江南任上,政绩卓著,骤然调离,江南事务,何人可继?”
李邦华显然早有腹案,从容应答:“陛下所虑极是。
江南重地,确需能臣。
然正因其重要,史可法在彼处历练数年,熟悉情况,调其北上,既可考验其应对不同局面之能,亦可为朝廷储备一位能适应多种环境的干才。
至于接任人选,臣以为,现任漕运总督范景文,老成持重,久在江南,熟悉漕运民生,或可接掌江南。”
这番人事调动提议,牵扯面瞬间扩大,从东瀛、乐浪延伸到了江南。
首辅袁可立也捻须沉思,显然在权衡其中的利弊与平衡。
皇帝沉默了片刻,他的目光再次扫过孙传庭和洪承畴。
洪承畴依旧沉稳,孙传庭则因李邦华的提议,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但很快恢复如常。
皇帝心中迅速权衡:东瀛需要洪承畴的治理经验,这一点毋庸置疑。
乐浪,他仍然希望由孙传庭这样的开拓型人才接手,以便未来经略北方。
而江南,固然重要,但稳定压倒一切,范景文或许是个稳妥的选择,但并非他心目中的最佳…
心念电转间,皇帝己有决断。
他缓缓起身,绕过炕几,走到巨大的东瀛舆图前,负手而立,身形虽不魁梧,却自有一股掌控全局的气度。
“诸卿今日所议,深入透彻,皆是为国筹谋,朕心甚慰。”
他先肯定了众人的讨论,然后开始总结,声音清晰而坚定。
“孙师之言,老成谋国,深得治理三昧。
东瀛之治,确需循序渐进,文武并用,不可期望一蹴而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