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里面有血压计、藏语健康手册,每天转经后帮老人测血压,还跟寺庙的僧人合作,让僧人帮忙提醒老人“定期检查身体”
;
-新疆的帕提古丽,针对哈萨克族牧民“逐水草而居”
的特点,骑着马跟着牧民转场,在蒙古包外给老人看病,被牧民称为“马背上的女村医”
。
三个月后,边疆的服务数据传来:
-新疆南疆女村医覆盖的15个村,老人妇科问题咨询量从每月不足5次,升到32次,90%的老人表示“愿意跟女村医说真话”
;
-西藏日喀则的8个牧区,老人慢性病识别率从29%升到68%,卓玛负责的村,甚至有老人主动带着邻居来测血压;
-成本对比更明显:之前外地指导员去新疆一次,路费、住宿费要5000元,现在培训一位本地女村医,成本仅1200元,还能长期服务。
新疆卫健委的领导特意给沈文打电话:“你们选的本地女村医,比我们预想的还好用!
之前男村医解决不了的问题,她们几句话就搞定,老人满意度从45%升到89%,太感谢你们了!”
国家卫健委调研时,正好碰到米热古丽在巴扎给老人讲“妇科健康”
,围了十几个维吾尔族老人,听得认真。
调研组长感慨:“这才是边疆需要的医疗服务——不是把内地的模式硬搬过来,而是让本地人用本地的方式,帮本地的老人。”
调研结束后,国家卫健委决定在内蒙古、青海等边疆省份推广“本地女村医指导员计划”
,还让沈文团队制定《边疆村医选拔培训标准》,供各地参考。
叶蓉也跟进,给边疆女村医定制了“便携民族医疗包”
——里面有双语血压计(显示汉语和本地语言)、民族花纹的急救包(符合当地审美),还有适配牧区的太阳能充电医疗设备,解决“没电用不了”
的问题。
可就在计划推广时,米热古丽给沈文打来电话,语气有些着急:“沈科长,我们村的女村医想考执业助理医师证,可培训班都在乌鲁木齐,太远了,没法去——要是考不上证,以后是不是就不能当指导员了?”
沈文心里一沉——边疆女村医的技能提升不能只靠短期培训,职称晋升是长期留住她们的关键。
要是解决不了“异地考证难”
的问题,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本地指导员队伍,可能又会流失。
【你选决定主角命运!
】A.协调省卫健委开设“边疆线上考证班”
,本地设考点B.推动“村医技能认证替代职称”
,认可实践能力——选A扣1,选B扣2!
(本章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