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石碑表面浮现出新的刻痕:
>“林晚秋,1986?1994。
>爱唱歌,爱吃糖,爱她的弟弟。”
这个名字,正式补录进了《梦的重量》的名录。
当晨曦初现,虚影渐渐淡去。
铁皮青蛙静静地躺在原地,不再发光,也不再跳动。
但它表面的锈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层温润的光泽,仿佛被岁月温柔地抚平。
仪式结束后,林知遥回到家中,发现书桌上多了一张纸条,字迹稚嫩却清晰:
>“谢谢你们点亮了我的灯。
>下次打雷的时候,我会替你守着弟弟睡觉。”
>??姐姐
她将纸条夹进书中,久久凝视。
几天后,村里小学迎来第一批访客??一群来自各地的心理学者、人类学研究者和幸存者家属。
他们带着录音设备、笔记和沉重的心事,想要了解这段被掩埋的历史。
林知遥没有拒绝,但她提出了唯一条件:**不准采集忆草样本,不准复现实验流程,不准以任何形式将这些记忆商品化。
**
“这些不是数据。”
她说,“是灵魂的余温。”
有人不解,质疑她是否过于理想主义。
她只是指着窗外那株忆草,平静地说:“你看它长得有多慢?一年才长一寸。
可它活得比我们都久。
因为它承载的不是技术,而是等待被倾听的悲伤。”
夏日来临前,她完成了《梦的重量》终稿。
全书共分七章,记录四十三位“消失者”
的故事,附录包括录音文字、照片、实验日志残页,以及一封写给未来读者的信:
>“如果你读到这里,请答应我一件事:
>回家后,抱一抱你爱的人。
>告诉他们你有多感激他们的存在。
>不要等到某天只能通过一段录音、一枚枯花或一株发光的草,才能听见他们的声音。
>死亡不可怕。
>可怕的是,一个人走了,却没人记得他曾笑过、哭过、做过怎样的梦。
>所以,请记住:
>真正的永生,始于铭记。”
书出版那天,全国多家独立书店自发组织“读给逝者听”
活动。
人们聚集在公园、墓园、老屋门前,朗读书中章节,点燃蜡烛,摆放孩童喜爱的小物件。
社交媒体上,#我记得你#成为热门话题,无数陌生人分享亲人的遗言、老照片和未完成的约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