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智瑶也在山上,注视着睢水下游不断靠近的楚国水军,发现那些船只根本没有船桅的设计,航行全靠人力划桨。
要不怎么说楚国、吴国、越国在水军的船只上都是互相模彷呢?内核或许会有区别,外观则是基本一致。
智瑶有在“琅琊”
那边见识过越国的战船,亲自登船进行各种观察,评价方面只能说很差劲。
不过,年代毕竟是战国初期,能造出长度约276米,船宽约368米,还是两层结构的船只,其实就已经挺厉害了。
同时代的欧罗巴那边,西欧、北欧、中欧还在茹毛饮血,他们能玩得动的只有长度不足三米,宽约一米左右的小舟。
希腊各城邦在造船方面倒是很有成就,他们的船只设计思路是一种十二比一的长宽比例,也就是十二米长才一米宽。
一般的战船长度约是三十七米,宽度只有三米左右,船是平底船,船舱却有三层。
希腊人在战船设计思路上那样玩,主要原因是地中海的海浪不是太大,造船的思路也就跟诸夏的西汉时期差不多,水平线上的船体比较高。
倒是波斯第一帝国在船只制造技术上全面领先各文明,一度还造出长度接近百米的超级战舰。
恰是他们的造船技术领先希腊各城邦,才是波斯第一帝国屡屡主动入侵希腊。
古希腊和波斯制造的船只跟诸夏这边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战船具备了船帆和划桨两种动力。
“大翼三十二条,中翼七十八条,小翼两百余。”
智瑶很有耐心地一一清点。
这种规模的船只绝不是楚国在睢水某河段临时制造,他们没有那样的时间,越国和宋国也不会允许。
智瑶几乎可以肯定淮水确实可以通航,尤其能够进入泗水,再经由泗水进入睢水。
“后世好多河段根本无法行船,乃至于运河几年不疏通都不能用……”
智瑶觉得挺稀奇的。
为什么会那样?其实跟环境的变化有直接关系。
当前时代各处充满了树林,大量的河滩也没有变成农田,自然不存在水土流失的问题。
后世会变成那样,主要是河流中携带的泥土太多,一再流动与沉淀之下,河床肯定就会越变越浅。
跟降雨量也有关,上游的降雨变少,水位必然越来越低,某些河段干脆就宽度一再减少,还怎么行船呢?
“大王?”
智瑶收回视线,知道应该将身形隐蔽起来了。
这一河段北面的几座山上都有原军,他们为了等候楚国水军的到来已经驻扎了六天,不能也不该因为一些疏漏搞得前功尽弃。
至于为什么会知道有楚国水军过来?原军之前已经知道楚国水军驻扎在哪,怎么可能不派细作时刻窥探,发现楚国水军离开驻地,肯定是要北上。
那是原国就地制造的舟船快要形成规模,势必会引来楚国水军,楚国水军不来还等着原国可用船只一再增加?
所以楚国水军肯定会想着规模暂时占据优势,及早摧毁日益增多的原国舟船。
原军抓住了楚国那边的心理,并且事先得到汇报,不埋伏一波怎么对得起楚国水军的配合。
在楚国水军进入埋伏河段时,原军的弓弩手并没有第一时间射箭。
楚国水军是逆流而上,过早攻击的话,划船的浆手倒划就能原地倒车,有水流的帮助极容易脱离。
原军应该耐心等待,抓住最佳的时机再发动攻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