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小说网

第119章(第3页)

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潘阿瑶冬日里再也不用穿粗麻纸絮在里头的“纸裘”

了,阿娘去岁冬日花钱买了一筐棉花回来,那时棉花还不便宜,她只给她和兄长都做了棉衣,自己与阿耶却还受冻穿“纸裘”

但后来,种棉花的人家愈发多了,棉布价也渐渐低下来,如今甚至比苎麻还要低了!

毕竟苎麻种下来,收得可没有棉花多,且制起衣裳来格外麻烦,不如棉花,晒一晒,弹得蓬松似云朵,便能絮衣裳了。

潘阿瑶家里在乡下的田里也种了十亩棉花,今年棉花丰收,阿耶阿娘也穿上了暖和的棉衣,还找巷口的棉花匠弹了三床厚实的被子——这也是因棉花新出现的行当。

就是阿耶阿娘被冻怕了,棉花被褥被实在絮得太厚,潘阿瑶每每窝进被子里都被压得喘不过气。

后来,连家里的毛驴也有了一张棉布垫子。

今年潘阿瑶入学之前,学馆里便派人来给潘阿瑶按身量量了量,给了衣样子,让每家自己用买棉布棉花缝制“校服”

潘阿瑶这一身便是她在阿娘的指导下,自个为自个缝的,针针脚脚全是满心喜悦。

校服一共做了四套,夏两套,冬两套。

潘阿瑶个矮,阿娘给的棉布做完还有剩的,她还给自己缝了同料的斜跨小书包,虽然学馆里的课本她还没抄完,还不能将课本带回家来,这小书包里只能每日装些点心和饼子——书籍昂贵,学馆里每间学舍都有几套大族捐献的书,但也没法为每个学子分发书本,因此学馆供给了纸笔,让自个抄一份,既是抄书也是复习。

学馆开学的时候,圣人最喜爱的公主——太平公主来学馆勉励她们勤奋读书,公主说了,等她们学成“毕业”

,日后也是要去考科举当官,她们不仅仅是为自个读书,还是为了实现大周的伟大复兴而读书。

就为了这句话,潘阿瑶风雨无阻,从没有缺过一堂课。

公主还问她们:“你们日后,想成为怎样的人呢?除了相夫教子、在内宅过一辈子,你们可有想过旁的?”

潘阿瑶想了很久,在进了学馆之前,她曾经想过嫁给隔壁成衣铺的胡商的儿子,这样她就不用离开阿耶阿娘了,垮一道门槛便能回家。

后来学馆成立了,能进学馆读书,便成了她梦寐以求的事。

学馆全名叫“洛阳女子学馆”

,但大伙儿都管它叫“学馆”

或是“女子监”

,如今已经开了近十年,最初不论贫贱,没有家里愿意让女子去读书的,是圣人降阶亲自拜会说服了五姓七望,捐钱修建学舍、教舍,又送来自家的女儿们,学馆才算真正开了起来。

三年后,学馆里出了头一个进士科榜首,那可是女状元!

还是最古板老套、看不起女子的陈太傅的女儿,那一年真是街头巷尾没有人不谈论这件事的,大伙儿都津津乐道,这天底下、古往今来第一个女官诞生了!

虽然陈太傅气得险些提前下去见祖宗,陈娘子还是得到了圣人亲命,外放地方,带着护院与师爷,走马上任了。

骑马出城之前,她还在洛阳城墙上留下一句词: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潘阿瑶也知道这句诗,是仙迹里说过的往后有个宋朝词人苏轼的诗,后人都称他为天下第一词人!

潘阿瑶读了这句词也忘不了,时常在心里念叨:谁怕?谁怕?我也不怕!

陈娘子就像是一盏明灯,顶着天下流言蜚语与骂名为天下女子闯出了一条康庄大道,据说陈太傅都与她断绝了父女关系,将她的名字剔除族谱了——但潘阿瑶却不屑地想,什么剔除族谱,本来族谱里便没有女子的名字呀?陈娘子这样惊才艳艳,在族谱里也只是在陈太傅的名字下头,添了个“育有一女”

罢了。

但总要有人做那头一个,自打有了陈娘子后,这天下的规矩与锁链便松动了起来,许多寒门世家、平民百姓都将学馆视为通天之道,纷纷将女儿送去读书,不再计较什么名声有碍——学馆里授课的是女先生、同窗也是女子,路上家人接送,又有什么有碍呢?

潘阿瑶家虽不算很富裕,但阿耶在坊市里经营着一间粮米铺子,因此除了每年秋季阿耶和阿娘要下乡收粮,需要她回家帮忙照看铺子之外,她平日里只需要做些洒扫、烹煮饭食、砍柴烧煤的活计,于是求了阿耶大半月,阿耶便松口许她去读书了。

她也争气,回回学舍考评都能拿前三呢!

阿耶嘴上不说,却时常跟街坊四邻吹嘘:“我家阿瑶那论起来,也是榜眼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陵虚血途未来兽世:买来的媳妇,不生崽校园重生之特工归来神算小奶团驾到灭运图录蒸汽朋克下的神秘世界李治你别怂玄灵界都知道我柔弱可怜但能打大明第一臣闪婚总裁夜夜宠修仙百艺神医娘亲帅炸了异世邪君五行天华山神门掌门人不高兴寒门败家子天启预报陈医生,别怂!灵气复苏的旁门祖师师父们跪求我下山祸害师姐真武狂龙遮天:妖皇雪月清惊!重生后的嫡女她杀疯了九重至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