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4.郭英率领的朱元璋老家的老班底淮西军,驻扎在战场西北。
5.还有朱允炆的御前卫、禁卫军等非常精锐的精兵,还有很老的开国老将俞通渊所率领的西番精骑,再加上在渤海湾虎视眈眈的朝廷水师,算是又把朱棣围了个水泄不通。
那朱棣呢?如今的他手里又有什么筹码?
与朱允炆这一长串来自全国各地、番号都赫赫有名的精兵强将不同,朱棣手里的兵马主要有三部分:
一是奉天靖难之初就跟着他的老本,北平都司军;
二是从弟弟朱权手里硬薅过来的大宁都司军;
三是蒙古那边投降归附的蒙古部落军,这一部分还是要强调一下,这时候的蒙古骑兵不是朵颜三卫的兀良哈人,而是在燕王镇守边疆二十多年时,被朱棣收拾得服服帖帖甚至都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了,转过来开始崇拜朱棣的鞑子们,他们都是主动来投奔燕王的,好像根本不在意燕王正在造反一样。
然后就还有一些是之前打李景隆啊、耿炳文啊,俘虏留下来的朝廷军降兵,这抠抠搜搜全加起来,朱棣大概东拼西凑了个十万人吧。
】
洪武年间,朱元璋与各老将都伸长了脖子。
现在地图上围绕着白沟河,双方兵马都摆在地图上了。
“燕王以北平为中心,控制了三个府,如今被包围夹击的保定府是最危险的,毕竟它的位置最靠南,已经深入平原腹地,如今朝廷的兵马阻隔在白沟河南岸,也几乎将它切断了与北平的联系。”
徐达皱着眉头分析了一通,但很快他心中似乎就有了数,又笑着对朱棣招招手,“燕王殿下,臣斗胆一问,若换做是如今的你,这一仗你想怎么打?”
朱棣看了眼面沉如水不说话的朱元璋,又看了眼期待地望着他的徐达,他自己想了想,眉目渐渐变得像刀剑一般锋锐。
少年的朱棣,此时的他虽没有经历过二十多年边塞战火的淬炼,但却想一块刚刚浴火的生铁,泛着神兵利器才有的最原始、最动人的光芒。
“白沟河地势平坦、纵深狭小,这也就意味着那个‘我’以往灵活机动的战术在此刻通通都不管用了。
‘我’必须、也只能将手里的全部战力,就是这十万兵马,去与侄儿的六十万精军真刀明枪地硬抗。
我没有别的办法,这是生死之战。”
徐达眼眸愈发亮了,他拍了拍朱棣的肩膀,感叹道:“是,燕王殿下说得不错,不能躲也不能避,这是一场决定生死的大决战,这一仗赢了,从此燕王与朝廷,必将形势逆转,攻守易形!”
在白沟河之战之前的他,仅仅拥有北平和附近几个县,在大明那么庞大的版图里,仅仅是那么藐小的小小一块儿,他必须步步谨慎,因为只要输了一次就玩完了,他不能输,也不敢输。
而在短短几个月之间,就将大明几乎全部能够调动的兵力都抽调过来的朱允炆,也将大明江山放在了赌桌之上。
白沟河之战,双方都只能怀着必胜的决心,只是令人不敢相信的是,以八百人起兵的朱棣,竟然真的将朝廷逼到了悬崖边,逼到了一个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境地来。
真是个奇迹了。
朱元璋却不想理会臣子对老四的夸赞,他想得更深了一些。
他在想老四为何能够所向披靡,而那鳖孙为何能够大好形势毁于一旦?如今的白沟河之战,摆在明面上的兵力与布置,似乎又重蹈了当初暴力削藩的覆辙,朝廷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却最终一败涂地。
为什么?
朱元璋默默将视频按下暂停,于是正看得热血沸腾的文臣武将都被弄得一口气卡在原地,而朱元璋就像后世独裁的掌握遥控器的大家长一般,根本不理会臣子们和儿子们幽怨的眼神,他仍在思索着。
随后,朱元璋终于得出了结论。
那鳖孙没有打过仗,根本不懂怎么排兵布阵,他只会源源不断往北边送人来打他的四叔罢了,而老四却有清晰的规划,自打他奉天靖难的那一日起,他的目光就只放在了一个地方——南京。
他不掠夺周边的城池,也不固守那些地盘,打来打去,半年多了,他也只有北平以及北平控制的附近三个州府,不是他做不到扩大地盘,而是他不想做。
因为他很聪明,他知道自己也姓朱,已经是他老朱现存活着的嫡长儿子,也是宗法礼法上头除了朱允炆之外,这个大明江山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他只要打下南京,各地州府难不成还会不认他这个皇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