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乔很生气,可实际上他本人对此其实也司空见惯了。
随着媒体的发展,记者也越来越没有节操,艾瑞斯他们还算好的,至少是真的在拿命在调查,而有些记者,那就纯纯靠胡说八道和“捉人新闻”
来混日子了。
为了博人眼球不择手段的“捉人新闻”
已经成为了西方一种独特的传媒文。
好莱坞电影中常有这样的画面:主人公千方百计给反派设下圈套,诱人上钩,终于在得手一刻喜不自胜,激情挥拳,欢呼一声:“gotcha”
!
所谓“gotcha”
是英文口语中的常见词汇,全称“ihavegotyou”
,可以理解为“我捉到你了”
或“骗到你了”
。
如今,“gotcha”
已不仅是美国演员的俗套台词,更是西方记者的常用把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传媒文化。
美国新闻界美其名曰“捉人新闻”
,泛指媒体为博取眼球,设套诱导或曝光报道对象“犯错”
,也被学者译作“陷阱式采访”
。
“捉人新闻”
怎么个捉法?“捉人新闻”
最早出现在1982年英国与阿根廷马岛战争期间,英国《太阳报》以巨大的“gotcha”
为题发表头版消息,兴奋喝彩道“我们的小伙子们击沉了一艘炮艇,打残了一艘巡洋舰”
。
这条“战场喜讯”
为当期《太阳报》挣得惊人销量,却也招来广泛批评。
不少评论家认为,此类好战标题不仅有失“客观公允”
,而且冷血无情、毫无新闻伦理可言。
然而,更多西方记者看到的是《太阳报》大卖,嗅出的是“财富密码”
:只要“蹭”
上各种政治敏感议题热度,语不惊人死不休,就能吸眼球、搏出位。
如果能“捉”
得大人物们一时语塞,就能出尽风头、升职加薪,何乐而不为呢?“捉人新闻”
就此被西方媒体发扬光大,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咄咄逼人甚至有时粗鲁无礼的西方记者。
“捉人新闻”
最经典的套路是强行打断采访对象,或是提出与采访主题无关的问题,打对方一个猝不及防,诱骗甚至激怒对方,让采访对象尴尬、失言、犯错、出丑。
历任美国总统都没少被美国记者“捉到”
过。
老布什曾被公开质问是否服用过可卡因。
小布什曾被“考”
到车臣、巴基斯坦、印度和台湾地区领导人姓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