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准备许久的李鸿章也没有辜负这次机会,开始组建自己的淮军,并凭借着上级的资助和自己在当地的关系,很快便拉起了一支队伍,开始了自己的统帅之路。
最终在一番准备之后,淮军最终宣布组建成功,在得到上海乡绅的资助之后,淮军通过7艘英国商船开始前往上海。
作为彼时我国最大的外贸省份,上海这个城市可谓是鱼龙混杂,各个国家的势力都在上海有着自己的商船和军队,想要镇守住上海可谓是难上加难。
但李鸿章也远非曾经可比,在曾国藩的教导下,李鸿章的带兵能力同样突飞猛进。
他明白想要做好一名统帅,就一定要上下一心,和士兵们走到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军队真正地发挥出战斗力。
,!
尽管彼时的李鸿章每天都在练兵,但周边的上海富商们对其并不信任。
他们大都依靠外国雇佣的军队去抵抗太平军,根本不相信李鸿章带领的淮军能够和太平军抗衡。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在和太平军的几次战斗中,李鸿章没有找任何的外援,而是凭借着自己6000人的淮军和太平军展开了殊死搏斗。
在多次对拼中,李鸿章每场战斗都是身先士卒,亲自站在战场指挥,屡次击退太平军的进攻。
几场战争的胜利,也让上海当地的富商们认识到了李鸿章的不凡之处。
原本等着看笑话的外国军队也对李鸿章刮目相看,开始重视这名最近声名鹊起的中国将领。
取得几次胜利之后的李鸿章并没有因此沾沾自喜,而是开始购置英国战舰上的洋枪。
将这些装备配置到自己的军舰上,并花费重金聘请外国的海军教练去训练自己的士兵,学习他们海上的战斗方式。
随着淮军的名声水涨船高,越来越多地加入到了淮军的队伍,李鸿章的士兵也从原本的6000增加到了将近7万,战斗力也发生了质的飞跃。
随着淮军的势力逐渐地壮大,李鸿章的职位也在一路高升最终从曾经的翰林院编修变成了直隶总督,官居高位。
随着淮军为朝廷立下的战功越来越多,李鸿章在朝廷上的地位也是突飞猛涨,哪怕是在外国军队那里,李鸿章也同样拥有着不小的名气。
不仅如此,在对国外的文化有了大概的认识之后,李鸿章开始凭借着自己的影响力开始引进西方国家的文化,包括铁路和西医。
也正是如此,我国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和第一家西医院都是在他的努力下才得以出现。
尽管李鸿章所带领的淮军空前地强大,但却依旧挽救不了清政府,彼时的我国在封建社会的影响下,积弱已久。
在“甲午战争”
中,面对外国海军的精良武器,最终淮军惨败,为了保全自身,清政府最终答应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值得一提的是,在签订条约时,来自日本的海军指明要求由李鸿章为清政府代表和他们签订条约。
李鸿章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曾集万千荣耀于一身,也曾背负国家的耻辱去签订条约。
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确是具有大才之人,而且一些施加到李鸿章身上的罪责其实是不公平的,弱国无外交,他也同样没有办法。
清朝末年,东三省因为日俄等列强的殖民威胁,面临着被瓜分的危险。
而其军政分离,民辖于兵的自我封闭体系,使得这种危机愈发严重,于是清政府开始着手改变行政体制,设立与内地相同的行省制度,由此来加强清朝政府对于东三省的管制。
于是在1907年4月,清政府正式裁撤盛京将军,改由东三省总督接任,统管三省将军事务。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东三省还增设了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巡抚。
但与内地行省督抚平级不同的是,东三省总督在当地具有最高掌控权,三省巡抚也有受其节制。
换句话讲,东三省督抚是从属关系,巡抚是总督的属官,这一点也算是东三省总督的一大特点。
截止清朝灭亡,东三省一共出过三任总督,分别是徐世昌、锡良以及赵尔巽。
这三人都是大有来头,其中首任总督徐世昌,乃是民国元老,当过大总统。
而锡良则是晚清名臣,三朝元老。
至于末代总督赵尔巽,也是清末民初的名人。
他在担任东三省总督之前,当过湖南巡抚和四川总督,是一名老资格的封疆大吏。
赵尔巽是一个典型的清朝拥护者,其在担任东三省总督时,对于当地的同盟会,实行严厉的打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