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刘太后相信陈恪的话,沉吟一下缓缓问道:“他们为何要刺杀你?”
这是一句明知故问的话,但质量极高,从他的回话中能听出许多事。
这句话不好回答,但灵光一闪的他立即回道:“臣想是因为圣上、太后欣赏臣、信任臣吧。”
这话回得好,李祯和刘太后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刘太后不再追究这事,沉声问道:“‘诸葛大名垂宇宙’,陈卿可喜欢这首诗?”
这句问话好似全无来头,但又是一句高质量的问话。
诸葛武侯是文人推崇的对象,人人都想效仿他,却忽略了一个问题,他是权臣。
他的光辉来自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身为权臣却无权臣的言行,其高风亮节没有几个人能做到。
那些文士不明白这个道理,而统治者却非常清楚。
而陈恪也非常清楚这些统治者的心理状态,沉声回道:“武侯之节没有几人能够做到,而无昭烈皇帝及后主的绝对信任,也无武侯之千古大名,所以此诗只是怀念武侯而已,没什么借鉴价值。”
陈恪所言让李祯和刘太后大感意外,他对这首诗的评价不高,而且提到昭烈皇帝及后主的重要性。
这是两人从未听说过的解释,李祯好奇地问道:“难道后主很重要吗?”
陈恪缓缓回道:“没有后主就没有武侯。”
这个回答让李祯惊讶地问道:“后主不是昏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不是”
陈恪坚定回道:“但也不是雄主,后主的厉害之处就在绝对信任诸葛武侯,甚至在武侯去世后按‘出师表’提到的人名来任命官员。”
“他很清楚,诸葛去世之后再无‘还于旧都’的机会了,所以在诸葛瞻战死绵竹后果断投降,以‘此间乐不思蜀’的傻话保住了全家性命。”
这个回答还是出乎大家的意料,李祯不由问道:“后主既知再无‘还于旧都’的机会,为何让姜维九伐中原?”
他还是缓缓地回道:“因为攻击是最好的防守。”
这个回答彻底推翻了后主昏君的定论,这位昏君竟然知道攻击是最好的防守,而史上许多有名的皇帝都不知道这个理,包括大兴王朝的太宗、文宗皇帝。
所以陈恪利用这个机会继续说道:“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不做战争准备的那一方永远是被动的。”
他想说“是被消灭的”
,但忍住了。
而李祯和刘太后是何等聪明的人,知其所言的“被动”
是什么。
这个问题过于沉重,刘太后岔开这个话题沉声问道:“陈卿想效仿的古人是谁?”
听到这个问题陈恪动动嘴唇、又动动嘴唇,在李祯和刘太后好奇的目光下无奈地回道:“非要效仿古人,臣还是:()晴阳照行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