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而下边的人这才去仔细查看原因,结果让他们大为震惊。
竟是去年因为林如海的姨娘一直在村子农庄种田,和百姓们交流经验,总结书上与实际的经验,让去年村子里的收成就有所提高,但因为就一个村子,提升的量不多,又有盐课案在前惹人眼,所以没有让官府察觉重视。
可是百姓不一样,相邻一个村,消息传得快得很,于是今年,看见方姨娘又在种田和指导农民合理有效施肥,开荒等,旁边的村子就忍不住了这一来而去,这一年来,整个扬州城,已经有一小半地方听闻了方姨娘的本事。
方姨娘也没吝啬,关键是林如海一点也不阻止自己女人在外面抛头露面,这在小半个扬州城一跑一交流,一年两次的早晚稻,还有旱田的堆肥……
这才有了今年扬州的粮食产量地方性的不降反升,或许是施肥更为科学,具体原因官员不懂,但事实就是,产量增加了不说,粮食的质量也更好了!
且总的产量增加,还是在扬州其他方姨娘还没去的地方,产量减少拖了后腿的情况下。
若是他们早些深入乡间,就会知道这些农民对于方夫人连带着对于林家的尊敬。
“快快备马,我要去见林大人!”
林如海得知杨知府的来意,也有些诧异,并未隐藏道,“说来惭愧,林某忝居官位多年,对于农桑之事,甚至说不上纸上谈兵。”
杨知府脸一臊,除了农官,他们哪个不是这样?
“三娘她早年跟着家里,学了不少农事经验,入府后又读了些许农书,却也算不上精通,当不得杨大人如此。”
杨知府却没傻到把林如海的话当真,直接三娘了,什么意思?这就是默认可以给他小老婆造势,否则以林如海的谨慎,又怎么会在外人面前说漏嘴姨娘的名字?
“想来,也有去年贪官污吏得到整治,百姓少了压迫的缘故。”
这话杨知府倒是同意,却也知道不会是主因。
“都是陛下圣明。”
杨知府上道道。
“下官是想着,既然方夫人心善,愿意帮扶百姓,不知可否等来年,再去指导扬州其他地区的农人,一应费用,由官府支出。”
林如海微微皱眉,“杨知府误会林某了。”
只见林如海有些为难地叹气道,“利国利民之举,林某并无道理阻碍,只是……”
“归根结底,林某并不懂农事,也不确认今年是因为三娘之故,还是巧合,故而……”
杨知府有些明悟,又有些不解,“林大人是说,不为方夫人请功?”
林如海笑得意味深长,点了杨知府一句,“请了,又该如何?”
请了,又该如何?
这功劳很明显吗?当地人可能觉得明显,但是对比全国各地呢?总量呢?不见得。
又是为一个女子请功,就是陛下信了,其他官员呢?就凭那高了一点的产量?
“三娘一直都有记录各项数据,也一直在追求进步,倒不如明年或者明后两年,成效更为明显,再有劳知府了。”
杨知府表示学到了,表示佩服,“下官多谢林大人指导。”
他今年不提方夫人,政绩也一样很好,可是提了,那些不信的官员,反而该给他找事了,既如此,倒不如明年来个大的。
产量没有增产的地区,看到旁边的增产了,能不主动去学?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三年任期,还有两年,怎么都够来一票大的了。
等杨知府乐颠颠的离开,林如海方才嘶了一声,“乖乖,三娘还真是干大事的。”
看来得好好和三娘沟通沟通了,若是三娘坚持如此,想来以后进了京,也有了足够的底气,若是真让三娘研究出了什么……
林如海眯了眯眼,三娘当个农官也不是不可以,古往今来,能有女将军,如何不能有女农官?虽然会有阻力,可三娘若是一直在内宅,哪怕是功绩再大,也一样会有没长脑子的看不上三娘的行为。
且若是三娘为农官,总比朝堂那群理论大于实际的为农官好,照筠哥儿的说法,就是功德在身了?
他保不准什么时候就没了,夫人和三娘能越强势,筠哥儿和黛玉也越安全。
让他想想,怎样能最大程度给三娘底气。
第47章少年贡士京城貌
“到京城后,去拜访翰林学士宋然宋怀杉,我已经给你送宋师叔去过信了……”
“你记得听他的话,有什么拿不准的,直接找他商量,都是一家人。”
“这些东西给他带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