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都说天上掉馅饼的事子虚乌有,但这拆迁应该算一件。
只不过你得赶上,当然啦错过的人也不在少数。
北京的胡同在多少年中消失,很少有人去统计。
但你不知道,之前北京卫生部门有一个很好的传统,叫“下地段”
。
就是每个医院的医护人员都专人专管一片地区,要按时下到医院附近的地段去调查,调查内容很丰富,比如新生儿健康,老年人慢性病,孕期妇女健康状况,流行病预防等。
如果你有幸找到这样的医护人员,就会从他们那里得到北京胡同的详尽资料。
首先这胡同名就很诱人,什么“猫耳朵胡同”
,“煤渣胡同”
,“羊肉胡同”
------真的吃喝玩乐都能占全了。
再加上有些胡同里有名人故居。
所以,北京胡同是民间风情的地标,这话真的不为过。
很多南方人看不上北京,大概也是因为这些胡同。
真正在胡同里成长的人,会对胡同很留念,当然不是因为它生活的不方便,而是因为邻里的相亲,相互关照,所谓的“街里街坊”
。
很多时候小孩子吵架,大人都是打自家的孩子,那才叫一个不问青红皂白。
而且下手狠,真打,绝不假招子。
然后大人们都会相互道一声:“我们孩子不懂事,街里街坊住着,您多包涵。”
纠纷就算解决了。
胡同里的院子,说是一家一户,但那时没有什么厨房,许多家在屋外生炉子炒菜、做饭。
自然是谁家做了什么特别的吃食,就会招来一群小馋猫,围着你,冲你笑,你都不好意思不给这些小馋猫们尝一口。
有些生性开朗的邻居,还时常会主动吆喝,单给这些馋猫们做些好吃的。
所以,那些小学生在班级里会分享、评价,谁家的菜好吃,谁的妈妈厉害。
当然,小孩子也有自己的组织,定期组织活动,“偷吃的”
是最惊险、最刺激的一项活动。
那时候麻酱都凭票供应,不知是谁传出的歌谣:“蓝蓝的房,白白的墙,油炸馒头蘸白糖。
“于是,小孩子们,挨家挨户地偷吃芝麻酱。
馒头掰开,抹上芝麻酱,再加上白糖,那好吃,挨打都值了。
如果有谁不敢带大家去自家偷芝麻酱给大家沾馒头吃,就会被孤立,被叫成是”
小气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