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陆帆抵达舟山时,傍晚的霞光正把天空染成一片温柔的橘粉。
从衢州出发的大巴车一路向东,越靠近海边,空气里的味道就越有层次——先是高速路旁稻田的青草香,接着是淡若游丝的咸,最后是浓得化不开的海腥气,混着潮湿的风,从半开的车窗缝隙里钻进来,与他帆布包侧袋里龙顶茶的兰花香形成奇妙的碰撞。
车过朱家尖跨海大桥时,夕阳正悬在海平面上,像一颗融化的金丸,把粼粼的海水染成一片流动的金红,远处归航的渔船披着霞光,慢悠悠地向着渔港驶去,船帆上的水珠折射出细碎的光,像撒在海面的碎钻。
“小伙子,到沈家门夜排档要在前面的‘渔港路口’站下车,走路过去也就十分钟,顺着海风的方向走就行!”
邻座的阿姨是舟山本地人,头发用一根藏青色的发簪绾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身上穿着一件洗得柔软的蓝色碎花衬衫,袖口卷到肘部,露出腕间一串淡绿色的菩提子。
她手里拎着一个半透明的网兜,里面装着三只青黑色的梭子蟹,最大的那只还在轻轻挥舞着大钳,钳尖上沾着的海草随着动作轻轻晃动。
阿姨见陆帆一首望着窗外的海景,又背着鼓囊囊的相机包,便知道他是来旅游的,热情地打开了话匣子:“你是第一次来舟山吧?沈家门夜排档可是中国最大的渔港排档,今天正好赶上渔汛,下午三点刚靠岸一批新货,海鲜新鲜得很!
一定要尝尝梭子蟹,现在正是‘顶盖肥’的时候,你看我这网兜里的,捏着蟹壳硬邦邦的,里面的蟹黄肯定满得溢出来。
还有虾蛄,今天的虾蛄都是活蹦乱跳的,做葱油最香,吃的时候能嘬出鲜甜的汁儿来。”
“谢谢阿姨,我就是特意来吃沈家门海鲜的。”
陆帆笑着回应,指尖无意识地
iconicon-uniE06C"
>
iconicon-uniE0F9"
>着相机包的肩带——包上还沾着衢州老巷青石板的湿气。
之前在衢州,李姐提起沈家门夜排档时,眼睛都亮了,说那里的海鲜不用复杂调料,哪怕只是白灼一下,鲜得都能让人掉眉毛,还特意叮嘱他:“到了沈家门,别光顾着吃大菜,试试路边摊的烤鱿鱼,刷上一点本地的蒜蓉酱,比大饭店的还好吃。”
那时候他就暗暗记下,一定要把这份“鲜味”
好好装进相机和笔记本里。
大巴车在“渔港路口”
站停下时,站牌旁己经围了不少人——有拎着网兜的渔民,有背着双肩包的游客,还有骑着电动三轮车的摊主,车斗里的泡沫箱冒着白色的寒气,箱盖上用红色马克笔写着“今日新捕:带鱼、鲳鱼、淡菜”
,字体歪歪扭扭,却透着一股子实在劲儿。
陆帆跟着人流往海边走,路边的小店大多挂着“海鲜排档”
“渔家乐”
“渔港民宿”
的招牌,有的店门口支着临时的灶台,铁锅烧得通红,里面的葱油虾蛄正“滋啦”
作响,香味顺着风飘出老远,引得路过的人忍不住停下脚步张望。
更热闹的是街角的海鲜小摊,摊主们蹲在小马扎上,面前摆着深绿色的塑料盆,里面装满了刚从渔船上卸下来的海货:青黑色的梭子蟹堆得像小山,透明的虾蛄弓着身子,偶尔会突然弹一下,引得旁边看热闹的小孩发出阵阵笑声;巴掌大的淡菜挤在一起,外壳上沾着细碎的海草和白色的盐霜;还有银闪闪的带鱼,整齐地码在铺着冰袋的木板上,鱼眼清亮,鱼鳞完整,一看就是刚靠岸的新鲜货。
“新鲜的带鱼哦!
28块钱一斤,买两条送一把葱段!”
一个穿着军绿色外套的摊主吆喝着,手里拿着一条两尺长的带鱼,鱼肉在阳光下泛着细腻的光泽,“小伙子要不要来一条?今天刚从东海上捞的,没有小刺,香煎一下,外酥里嫩,老人小孩都爱吃!”
陆帆笑着摇了摇头:“谢谢叔,我先去夜排档看看,一会儿回来再买。”
“行!
我这摊儿到晚上九点才收,你逛完排档过来,我给你留两条最肥的!”
摊主爽快地答应,又转头招呼其他客人去了。
走了大概十分钟,远远就看到一片醒目的红色——那就是沈家门夜排档了。
沿着弧形的渔港堤坝,一字排开了六十多家摊位,每个摊位都挂着两盏朱红色的灯笼,灯笼上用金黄色的字体写着摊位号和招牌菜,比如“18号王记海鲜——招牌葱油虾蛄”
“32号李嫂排档——白灼梭子蟹”
“55号阿福渔家乐——香煎带鱼”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