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兵部尚书周启年的折子早被靳羽柯压在案头多日,今日出列上奏的却是兵部侍郎苗天来。
那苗侍郎跪得笔直,声音洪亮如钟:“陛下,西北驻军粮草日绌,北境又需重兵防御,臣以为,可将西北并北部各营重编……”
“所为何意?”
靳羽柯抬了抬下巴,目光如刀。
苗天来心头一凛,忙叩首道:“陛下明鉴,谢小将军原是北境守将,西扩虽是先王遗愿,然北境更为紧要……”
他顿了顿,感受着投在自己身上的无数道目光,喉结动了动,继续道:“臣以为,应将西北边防军、北境谢家军与征西军重新整编。
征西军就近并入各地城防军,另设关都尉掌兵家要地;余者化整为零,散入边城充为兵户,待国家有所需时再征召入伍。”
殿内霎时静得能听见更漏声。
靳羽柯望着阶下黑压压的朝服,忽然想起前几天夜里,周信修将整个细致的方案一条条讲给他听的样子。
白发苍苍的肱骨之臣跪在御书房里,说出的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陛下,军饷吃紧非一日之寒,与其让这些儿郎饿着肚子守边,不如给他们田亩屋舍,也算全了他们为国尽忠的心。”
其实这种变相裁撤的举措,以他的视角看来也算是目前比较妥当的方案。
自然实践起来时“再有余”
的兵户不会少,但与其让这些好不容易组建起来的军队因为军饷问题就解甲归田各回各家,到不如用些田地屋舍安抚他们留在边地,亦是一种稳定局势的做法。
“诸位爱卿可有异议?”
他垂眸摩挲着龙椅的扶手,指腹蹭过上面雕着的云纹。
那还是靳云任摄政王时亲手设计的样式,不知道当年的傀儡皇帝日日抚着这抹云纹是何等复杂心境,但如今,这云纹很令他安心。
殿上其余人听苗天来念奏折的时候神态各异,靳羽柯来回扫视,想也知道,兵户直接充入边城必然会动了一些人的蛋糕——原本这些利益可是完完全全归世家们所有,官职、税收、人口与无主之地,现在地被军队拿去了,其他的还会平平安安到他们手里吗?
但是,这样的目的却是为了变相地裁撤军队,如果不用土地安置多余的士卒,便只能让他们卸甲归田或是继续花着国库的钱养着。
卸甲归田会触到皇帝逆鳞,他们还不能确定小皇帝的态度,而新朝至今桩桩件件都显露出延续摄政王旧制的意图。
如果新的秩序依然是过往的钱养战、战养权、权养钱的话,现在出头反对无疑是在挑衅整个朝堂的运行体系。
至少在这一体系正顺畅运转的当下,没有哪个士族想碰这个霉头。
只有户部刘尚书可以在这个时刻理直气壮地面露不虞,因为涉及落籍与土地的如此重大的事项竟无人事先与他商讨过。
若兵户入了边城,那原本归户部管的丁税、田赋、人口,岂不都要分走大半?众臣想着这念头,视线不自觉地朝刘柏亭瞥去。
但他们失望了,作为如今的另一个风暴中心,刘柏亭反而是神色最为放松的一个,连视线都没离开自己的朝笏,就好像这桩事与他无关一样。
其他官员看他不动如山,自然更不肯当出头的椽子。
“孔大人以为呢?”
靳羽柯忽然点名。
礼部尚书孔裕圭打了个寒颤,忙起身道:“陛下圣明,此乃社稷之福。”
“崔大人?”
他又看向吏部尚书。
崔清沅喉结动了动,最终垂首道:“兹事体大,还请陛下三思。”
“三思?”
靳羽柯轻笑一声,“朕倒觉得,这是三思之后的良策。”
他抬眼扫过殿内众人,“兵户编审、田亩分配,由户部协办;城防整饬、关都尉任命,由兵部主理。
若有疏漏,唯尔等是问。”
周信修与刘柏亭同时出列领旨,本该引起争论的第一件政务就这么平稳地通过了。
就好像所有人都默认他们的皇帝依然在军政事务上拥有绝对的独断专定权,只要他们的旧秩序还在平稳地运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