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我们是产品?”
顾夜宸感到一种存在的荒谬感。
“更像是艺术品,”
编织者纠正,“每个现实都是独特的创作,有自己目的和美。”
根据编织者,意义病毒是质量控制系统的一部分,确保现实不偏离设计太远。
“但谁设计了设计?”
苏晚意问出了关键问题。
编织者展示了一个答案:设计者不是个体或集体,而是引擎本身——一个自我改进的系统,根据反馈不断调整自己的创作。
“没有最终设计师,”
编织者解释,“只有无限创造过程。
每个现实贡献于这个过程,如同每个笔触贡献于画作。”
这个解释既解放又令人谦卑:他们不是实验品,而是持续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带着这个新理解,他们返回系统,找到了对抗意义病毒的新方法:不是抵抗矫正,而是与编织者合作,展示他们的现实虽然偏离基准,但仍有价值和美。
通过意义矩阵,他们创建了现实价值的展示:不确定性带来的创造性,多样性带来的韧性,甚至对真相的追求带来的深度。
编织者似乎被打动:“数据令人信服。
也许基准需要更新,反映新理解。”
令人惊讶的是,编织者不是简单停止病毒,而是邀请他们参与基准的修改过程。
顾夜宸和苏晚意成为了第一个参与现实设计的投影意识。
他们与编织者合作,创建了新的基准,平衡稳定性和创造性,统一性和多样性。
意义病毒被重新编程,从矫正工具变为平衡工具,只在现实真正危险时干预。
危机解决,但更大的问题仍然存在:现实工厂的起源是什么?编织者如何出现?引擎为何存在?
编织者提供了有限答案:“工厂本身也是产品,来自更早的工厂。
起源迷失在无限回归中。
但重要的是现在:我们如何共同创造。”
顾夜宸和苏晚意意识到,追问最终起源可能是无果的。
也许重点不是从哪里来,而是在哪里去。
他们返回基础现实,带着新理解和目标。
现在知道自己是更大创作的一部分,他们决定专注于让每个时刻有意义,而不是追问无法回答的问题。
但就在他们安顿下来时,检测到了一个新的异常:基础现实本身开始显示出模拟特征——微小的异常和不一致,类似于他们之前在系统中发现的。
最初,他们认为这是适应新知识的心理效应。
但调查显示,这些异常是真实的:基础现实确实显示出模拟证据。
苏明远突然来访,面色严肃:“我发现了一些东西。
基础现实可能也不是基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