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小说网

第426章 孤军奋战(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城关之上,宋集远远望见那支如狼似虎的禁军队伍在蓝少堂的率领下直扑关门,脸色骤然惨白。

他深知望云关之事绝难瞒过神都耳目,当初谋划时也预留了应对之策,却万万没料到禁军竟来得如此迅疾。

望云关距神都五百余里,事发至今不过半日,禁军便已兵临城下,这只能说明,他们提前就已经出发了,至于是如何走漏的消息,宋集不得而知,眼下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思考这些问题。

对于禁军三大统领之一的蓝少堂,宋集再熟悉不过。

两年......

十年光阴如陶管中流过的风,无声无息,却将一座王朝的骨血悄然重塑。

大梁的街巷不再寂静,连最偏僻的山村也响起了孩童学唱的调子。

音塾遍布州县,连西域归附的小邦都遣子弟来京求学,只为带回一卷《民声谱》。

而那支由沈知意亲手制成的骨笛,被供于忆音殿最高处的琉璃龛中,每逢朔望,便有百人齐诵《送行调》,以告慰三百七十二位老兵之灵。

可沈知意已不再吹它。

她独居城西小院,竹影斑驳,陶管试音台蒙了薄尘。

每年冬雪初降,她都会在院中摆一张空椅,对面放上凌川生前最爱的粗陶茶碗,倒满热茶,袅袅白气升腾,仿佛他还坐在那儿,听她讲这一年的声音去了哪里。

这一年,南方传来异动。

不是战报,也不是灾情,而是一段奇怪的歌声??自漓江上游的雾瘴林中传出,夜夜回荡,歌词无人能懂,音律却与《破喉曲》有七分相似。

更奇的是,凡听见此歌者,次日必梦旧人,或亡母唤乳名,或逝友执手言别。

有樵夫说他在林中见一女子赤足行走,白衣如雪,唇未动而歌声自起;也有渔人称月下曾闻双笛合鸣,一清越如泉,一沉郁似岩底呜咽,奏的正是《活着》的变调。

消息传至京都时,正值春祭。

沈知意正在整理《万民天心集》第九卷,听到禀报,手指微颤,墨滴坠落,晕开一页未誊清的谱线。

“她回来了。”

沈知意轻声道,像是自语,又像对谁说话。

当晚,她取出尘封已久的陶匣,里面躺着半截断裂的松心木??那是当年从静音岭带回的制笛余料,本欲为凌川另做一支新笛,却因他病重而搁置。

她摩挲良久,忽将木片贴于耳畔,闭目凝神。

片刻后,她睁开眼,眸光如刃。

“不是魂归来,是声未断。”

原来,《送行调》之所以能在天地间留下痕迹,并非仅靠情绪共振,而是因其旋律本身蕴含一种古老的“声契”

??以特定频率震动人体经络与地脉节点,形成短暂的“记忆通道”

历代音祭虽被禁止传唱,但那些冤魂执念太深,其声波早已渗入山河肌理,如同种子埋于冻土,只待春风再起。

而今,有人在南方重新奏响了开启之钥。

三日后,沈知意启程南下。

随行者仅有两名:一名是归藏学堂新晋女博士柳芸,专研声律与梦境关联;另一名则是青萝的养子阿笙,年方十六,天生失语,却拥有极敏锐的听觉,能分辨出常人无法察觉的次声波动。

他随身携一把芦苇笛,是凌川临终前亲手所赠,据说内壁刻有简化版《共鸣诀》。

一行三人乘舟溯江而上,两岸青山夹道,水雾弥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大秦第一熊孩子老中医的美满生活轻狂小毒妃我就是神!亿万老公宠妻无度官道无疆超级鉴宝师灵境行者修真研究生生活录至尊剑皇名门挚爱:帝少的千亿宠儿造化图最强家族系统诸天从流月城开始综武:七侠镇说书,开局结拜乔峰全球进化琴帝邪气凛然签到,人在孤岛,刚自建豪华别墅东陵帝凰斗罗:我的老婆是封号斗罗!人在斗罗开局加入聊天群混沌规则明末边军一小兵诡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