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许明月把这些毛领子一起给她说:“这些碎皮子你一起拿回去,看够不够给全家每人做顶帽子的,要是不够的话,我下次再去邻市的百货商店看看,还有没有了,要是有,我再买些回来。”
她说:“不过我估摸着存货肯定不多了,这种好东西,又不要票,是个人看到都会买的!”
许凤莲赞同的连连点头,这种好东西一般都可遇不可求,能遇到一次就不错了,哪里还会存在那里等你回去再买啊!
赵红莲看到小姑子抱回来的一个大包裹就知道,大姑姐这又是买了什么东西,让她带回来了。
从她结婚到现在,大姑姐可没少补贴她们,从吃食到衣服,全都是市面上没有票买都买不到的好东西!
她大姑姐自己拿工资有供应票,供应票有期限,大姑姐每次都怕票证过期了买不到东西,时不时的就划船去趟邻市,家里什么冰糖、水果糖、牙膏……甚至连食用油都有,用大姑姐的话说:“能买到还不抢着买?外面有票都不一定买到东西,都是要抢的!”
待她看到许凤莲包袱里面的东西后,更是吃惊的瞪大了眼睛,压低了声音问:“这些都是大姑姐买的?”
许凤莲将许明月给她的几个蛤喇油塞到嫂子手里,也是激动的小声说:“还有哈喇油呢!”
第86章 第86章赵红莲收到许明月给她的……
赵红莲收到许明月给她的蛤蜊油,也是欣喜不已。
她做姑娘的时候,她阿娘在冬天也会给她买一盒蛤喇油,她都会抹的很仔细,生怕抹的多了,很快就用完了。
没想到嫁了人了,丈夫没给她买蛤喇油,大姑姐给她买了,她还从没听说过谁家的大姑姐还给嫂子买蛤喇油的,不得不说,大姑姐对他们一家是真的上心。
雪天太冷,新屋的窗户、门都关的严实,屋里没有灯火,只靠一点微弱的炉光照明。
从赵红莲伸出的手,也能看到她的手背上也是红肿的。
只要是第一年生过冻疮,除非今后都是暖冬,不然今后每年都是会生冻疮的。
赵红莲哺乳期虽没有干地里的农活,其它的活计也并不少,在许明月蒲河口、临河大队两头跑的时候,荒山和家里的柴火,大多都是她和许凤莲、许凤发三人在山上砍的,老太太要留在家里带阿锦和小婴儿。
赵红莲月子做的好,身体恢复的快,沉重的柴火要等许凤台下工后挑,她每次就先挑着松针和栗子壳下来,给婴儿喂一次奶,再拎着空扁担上山。
这几年大旱,山上干死了太多树木枯草,许明月荒山的后院堆得满满的柴火垛,全是她们砍回来挑回来的。
许明月不在的这几日,许凤莲在荒山照顾阿锦,更是帮她把柴火都劈好,码在后院,整整齐齐。
荒山的藕粉、红薯粉丝,也全都是赵红莲、许凤莲他们在帮许明月一起洗了、晾晒了,饶是如此,赵红莲还抽出空来,为许明月母女一人缝制了一双棉鞋,就连荒山院子里的菜园子,日常的施肥、除草等,都是许凤发、许凤台在帮许明月在打理。
不然她一个农村长大,却没自己动手真正种过菜的人,哪里能种出涨势那么好的豇豆、辣椒、茄子等蔬菜?
虽然种出来的蔬菜,她也是带着一大家子在吃。
她们无法像许明月一样,日常有什么好吃的、好穿的都想着她们,也只能从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予许明月方便。
如果没有这些家人在,即使许明月成了干部,日子也过不了这么轻松。
别的不说,每天光是洗衣服,都能洗累死她。
可现在,因为井水暖和,许凤莲隔几天来荒山的水池洗衣服,连带着许明月和阿锦的换洗衣服也一起洗了,不让她洗还不乐意。
虽然看不清,可包袱里拿出来的狐狸毛领,还是让赵红莲吃惊不已:“这都是啥皮子?咋这么软乎?”
“阿姐说是兔皮,都是些不要票的边角料、碎皮子,被阿姐挑了些好的能用的带回来了,说给咱家每个人做顶兔毛帽子呢。”
对于能做成衣服毛领的皮子来说,也确实称不上什么好皮子,也确实都是些瑕疵的边角料做成的。
赵红莲摸着软乎乎的毛领子,“咋摸着不像兔毛呢?”
但她也没见过狐狸,没有摸过狐狸毛,她弟弟倒是抓到过兔崽子,可因为不会鞣制皮子,那巴掌大的小兔子的皮子最终哪儿去了她也不知道。
但她还记得那小灰兔身上柔软的触感。
她拿起皮子,对着窗户那里微弱的光,细细的看着,感叹地说:“这么多好皮子,拼凑一下,都足够给大姑姐做个袄子了。”
说到袄子,许凤莲想起来说,“阿姐说,四张狼皮除了给大哥、阿娘做袄子剩下的,给大队部的孟老师做个坎肩,原本给我和凤发做帽子的皮子就用这些了。”
她拎起一条毛领子。
正坐在门口,就着白雪映照的光,凭着经验拿着木锥纳鞋底的老太太说:“别给我做了,我都有袄子了,不冷,给红莲做吧,我一个老太太了,做那么多衣服没的晦气。”
她说的是,等她死了,这些衣服传给下一代人穿,晦气。
可要不传给下一代人穿,这大好的狼皮,谁舍得一起埋入土中?
许明月在说给老太太做狼皮袄子时,是半点没想到这一点,赵红莲她们也不好说,老太太自己却明白的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