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那吏员唤陆愈上前,手把手教着他应该如何驱使耕牛。
待他驱赶牛车跟过去,刘全却拦住他道:“你自己照顾弟弟妹妹吧,这些有大人忙。”
在吕宋城外,耕地延绵十余里,河流纵横交错,许多光着膀子的百姓都在播种粮食,即便是那种不种地的人也能看出这块土地的肥沃。
“大小口的区分以十二岁为界限,有没有异议?”
等他回头看去时,刘全他们正在搬运一袋袋灰色的灰。
直到宣慰司改为布政使司,赋税才会按照布政使司的十税一进行更改。
“粮食你们不用担心,等会去领粮食的时候,是按照大口每月四斗,小口每月三斗进行放。”
“学过就行,这是你的鸡笼,有十二只小鸡,你自己好好照顾他们,长大了不管是卖钱还是干嘛都方便。”
不多时,这些吏员便将这近千人领着走向了码头深处。
码头上,吏员皱眉质问船长,船长是个四旬汉子,闻言只能硬着头皮道:
“原本是两艘船,但是另一艘被吹断了桅杆,所以只能让我先载人过来了。”
走入平房内,里面的空间大约二分地左右,还算宽阔,里面桌椅板凳都有,足够容纳五十人入座。
“好了,我们走辅道去东河屯,从这里走进去差不多三里地就能到。”
前进路上,拿着一面“朙”
字旌旗的刘全突然停下,对身后的陆愈等人交代起来。
“怎么会有这么多人?”
“好了,明日开始,你们各家妇孺掘出各家的地基,男人每日上午跟着我去河边拉河石,下午去树林砍伐木料。”
吏员一开口,这群拖家带口的平头百姓就好像经过训练般,条件反射的回应了起来。
“够吃吗?”
少年郎面露忧虑,陆愈也吃不准:
“如果这地方和刘里长说的一样,每亩地头年就能产出八斗粮,来年一石,三年一石半的话,那应该够我们吃了。”
当他丈量出土地,拉好了皮尺后,刘全便会亲自动手撒石灰,而跟在他身后的妇女们便会按照刘全的要求,挖掘出两尺深的土壑。
就像平原上偶尔出现的那些树林一样,明明已经被大火焚毁多次,可雨季过后,它们又能生根芽,冒出点点绿色。
这个家庭人数很多,足足有十一人,但其中最大的也不过十五六,最小的只有八九岁。
他们走入平房内,将所有人的性别、籍贯、年龄进行户籍造册。
他们在堆积满草木灰的荒地中央走过,刘全边走还边交代道:
坐在椅子上的官员念叨着刘全所记载文册上的资料,然后抬头看了一眼陆愈,诧异道:
“你这么小的体格,这三十四斗粮食怕是拉不走。”
三十四斗粮食有五百余斤,哪怕就是成人都得两个人才能拉得动,就陆愈这个身高不过五尺出头的体格,以及他身后那堆三四尺的娃娃想拉走这批粮食恐怕十分困难。
“每家占地一亩,来几个男人跟着我用皮尺丈量,撒石灰粉。”
十七个家庭中,大部分家庭都是有父母子女的,少数甚至是三代同堂,在其中,唯有一户显得十分突兀。
来到吕宋的移民,不管之前是什么身份,来到这里后都归宣慰司管辖,而他们的身份则是屯田民户。
“女人和孩子留下来,在撒过石灰粉的地方用锄头挖掘土壑!”
待做完了一切,城门这里的近千移民也饿的饥肠辘辘。
简单在野外扎了个营,休息了一夜后,翌日他们再度踏上前路,直至午后,他们的队伍开始分开,有的沿着辅路前往其它方向,有的则是继续走官道向北方而去。
刘全扫视了众人,见没人开口,他这才合上了自己的文册,并说道:“现在你们可以出去,然后按照家庭排队进来登记造册,我们村子的名字叫做东河屯。”
“今日起,我便是你们的里长了,我姓刘,名全,你们叫我刘里长便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