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十几篇文章一一整理好后,谢斐径直去了御书房。
这道题本不是他出的。
出题人是皇帝。
皇帝在御书房内已经等了谢斐许久了。
他虽然平日里也会过问皇子们的课业,但通常也就是口头上询问一番,对皇子们的字迹还没日日给他上奏摺的大臣们熟悉。
是以,只需要遮去名姓,他也不知道哪一篇文章是谁写的。
他觉得这样可以更加公平地对孩子们做出判断。
皇帝细细看过了众人的策论,有的看得快,有的看得慢,有的皱眉,有的叹气。
「到处引经据典,隔两行就要掉一下书袋,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文笔好似的——这一定是徐尚书的儿子!
」
谢斐没有接话。
「这篇中规中矩吧,该论的都论到了,理论上是可行的,可惜不适合现下的情况。
」
就这样一页页纸翻过去,到了最后一篇,倒是给皇帝气笑了。
「不成体统!
」他骂道,脸上却是一番哭笑不得的表情。
这一篇策论写道:
「朝廷赈灾之款项遭层层克扣,实乃贪官污吏之过。
然而,此时革职地方官员,加以审讯,办案时间过长,无法解燃眉之急;何况当地官官相护,朝廷钦差未必能审出重大罪名。
况且,即便拿下一批佞臣,委任新人,新任官员不熟悉当地,亦难以妥善办好赈灾一事。
现如今,自江南发水患起,已过去两月有馀。
再过些时日,大概率会有流民造反。
此等程度的造反不足为惧,倒不如加以利用,让他们冲入县衙,以民怨拿下当地的贪官污吏。
而后,朝廷再派一批官去将起义之人「招安」,念他们因天灾流离失所,免了他们的罪名。
同时,皇上下诏书痛斥贪官,再安排得力的臣子去江南坐镇。
此时再去做赈灾平怨的事情,就容易多了。
」
全文极为大胆,根本没有引经据典,亦不走寻常路,甚至看上去很不正人君子,但却把朝廷的难处剖析了个透彻。
而更要命的是,文中所猜测的「大概率会有流民造反」,已然发生了。
皇帝又看了第二遍,道:「字倒是不错,看来平日没少临帖。
倒是奇了怪了,能静心练字的孩子,怎么会想出这种鬼主意的?」
谢斐道:「陛下不如猜猜是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