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小说网

第116章 军制变迁中(第2页)

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但军队的素质,却是件什么时候都不容忽视的因素。

即使天父把武库的弩直接丢给了北宋军队,他们有多少人能学会用?能维持保养么?能保证不至于几个月后就变成废品,甚至卖给别国么?

紫帐汗国的贵人们,文化水平其实也不怎么样,但他们至少还是会一点的:李家兄弟是给人修水利的工程师,基本的测算丈量技术倒是很过硬;曹家父子是账房出身,擅长算术;任大牧张伊玛目更厉害,作为汗廷见识最广的人,他在西亚就参加过不少当地教派,不但能翻译各种通行文字,还有丰富的教书经验,知道怎么给这些零基础的新兵们上课……

按汉朝的规定,不识字的人是没法通过考核,成为军吏的。

这倒不是故意制造门槛,而是因为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不可能是草草拉起来的乌合之众。

一名基层军官,除了执行军事任务,还有大量的文牍工作要做:武器的例行检查维护、士兵的健康情况、训练的表现、考核成绩,乃至驻地的粮食储备、副食品采购、药品储备……各种各样的公文、账簿,都得他们来撰写签署。

沈括现,这弩机的瞄准部件相当长,侧面还有带刻度的标尺。

设计的意图,是在射时用箭头的端点、目标和标尺度数进行瞄准,测算射的角度,以调整箭头的高下。

这里用的,正是算家的勾股法。

在汉朝,士兵们要学会用弩,并定期进行考核。

考核的成绩和斩数字一样,是得到赏赐和晋升的最重要指标。

此外,他们平时还要对弩进行繁杂的维护和检修工作,检验弩的两臂拉力是否对等、力度和射程是否合格等项目,并进行详细记录,上头还时不时会派人来抽查。

之前,汉朝人留下一口诀,但当时人已经不解其意了。

沈括对照弩机,现大概是告诉使用者握持的标准手势、瞄准的方法和计算用的勾股术。

据说古人用这种方式,能十十中,打在同一个地方。

根据汉唐时的经验,在军队中推行教育,是个重要的工作。

很多士兵出身不高,没有系统受过教育,连读写都困难。

这样的人在军中,就很难认读复杂的军令,也没法书写公文,训练和执行任务,都会受到影响。

作为天天打仗的罗马人,郭盖等人对此当然深有体悟。

战争比的不是蛮勇,而是两台机器的碰撞。

这些琐碎繁杂的事项,看起来和让人紧张热血的格斗没什么关系,但它们和它们背后的典章制度,才是战斗力的源泉。

至今,在西域,还流传着唐朝士兵们用来习字的册子,可见当时的普及程度。

尤其是,基层的百户,在汗国制度中,既是基层行政人员,也是基层军官。

平时管理村子,战时带兵出征,是很多地方的日常。

那么,沈括的方法,能帮到宋朝军队么?

当然不行。

在城里,其实也一样。

紫帐汗国的控制区,除了君士坦丁堡这种大城,大部分地方,并没有什么城市传统。

很多随着汗国展出现的城市,其实就是个战争工厂,负责在汗廷要求下,生产军械和其他后勤物资,以满足军团的需求。

在城里,也不过是工坊取代了农庄,坊区取代了村落。

其他各种制度,包括保存武器的武库,和组织士兵的武装广场,都是一模一样的。

管理起来,区别也不是很大。

有了这种基层的支持,更进一步的组织也就方便了不少。

qu4.。

qu4.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青云路:胜天半子世嫁恐怖女主播仙域科技霸主修真世界的家生子平平无奇小道士快穿之反派又被宿主拐跑了席爷每天都想官宣武道成圣:从皇家禁地开始丑妃逆袭:王爷又被踹下床有请小师叔老祖出棺诸天从欢乐颂开始穿越后,我和夫君一起重生了全职法师之冰天雪帝前方高能晚唐浮生大唐之惊梦开局从召唤诸天崛起不计其庶万界时空穿越者快穿之疯批大佬又被我撩乖了海贼之海军霸拳超凡大卫来自地狱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