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一路小说网】地址:https://www.waynot.net
他打算用一个星期的时间走访村民,到全村每家每户都走一走,看一看。
大庄村不大,只有4个组,110多户500余人,村民主要有两大姓,张姓和覃姓。
支书姓张,村主任兼文书就是覃家的。
出乎意料的是,村书记对于他的到来并不怎么欢迎,也许是埋怨这个不懂事的年轻学生干部的到来耽误了他的农活。
确实,这段时间赶上农忙,地里的苞谷、黄豆和花生除草都赶到一堆了,农村人忙得恨不得长出四只手来,又哪有闲工夫接待他这个乡干部呢。
好在楚云天也只是先在书记这里报到,并没有指望和他一起研究安排什么工作。
管了中饭,他离开书记家里就直接去村主任兼文书家。
村主任对他的到来倒是很热情,尽管他刚吃午饭,还是给他打了两个荷包蛋,才问起他的来意,并约好晚上到各组开群众会,讨论通过《村民自治章程》。
这项工作本来早就要搞得,前段时间因为驻村干部小胡怀孕了大着肚子不方便晚上走山路就耽搁了,楚云天下村来了正好。
从村主任家出来后,楚云天也没要村干部陪着。
农忙季节里,他怕误了别人的农活,独自一个人去麂子坡组走访。
一路翻山越岭,走走停停,一个多小时后,他才看到人影。
在一个水田里,一户人家正在用板斗打谷,他放下背包脱了鞋下到田里就帮助搬谷穗。
男主人停下来问他:“你是派出所来查户口的吗?”
“不是的,我是乡里的驻村干部”
,“乡干部还会下村来,是不是今年的上交提前啦?”
,主人家干脆歇下来卷起一杯纸烟和他聊天。
几番话下来,他才明白,原来乡里的驻村干部一般都只在收农业税和上交,或者计划生育“突击”
时才下村,并且往往都是一个工作队几个人,平时是不下村的。
这个组历年来风气好,老百姓交钱交粮食都积极主动,这些远在深山里的村民,自从1984年包产到户后就没见过乡干部到山上来了。
听着这个老农民的话,想起上班一个月来无所事事的自己和通宵达旦打牌的一些干部,楚云天无言以对。
看到这个年轻的学生娃娃干部,每一个遇到他的老百姓都很是惊奇,但无一例外第一句话问的都是是否收钱来了,好像乡干部下乡除了收钱就没有其他的事。
当他解释自己不过是到处走走看看今年老百姓的收成光景时,大家都受宠若惊,却又不敢和他多说话,生怕自己说错什么招来麻烦。
当然,这些朴素的山民对这个学生干部的到来,还是充满了热情的。
晚上,就在组长家里召开群众大会,讨论通过《村民自治章程》。
每户一个代表,没有那么多椅子,有的就坐在门槛上、地板上,大家认真地听这个学生伢子一条一条地念,没有人交头接耳,也少了那纷往常的喧闹。
开会前,这个乡干部硬是把全组每家都到过了,嘘寒问暖的虽然没有给大家什么实惠,但也让人感受到暖意。
群众会那个阵势倒是让楚云天想起了电影和电视剧中的一些开会的镜头场景,没想到今天自己也会碰上。
不过他也没有怯场,在学校担任团委副书记,面对台下几百学生的讲话他都是应付自如,何惧这点人这个小场面。
最后组长的几句话,无非是讲到楚云天包这个村,一来乡里就抽时间到家家户户走走看看,一看就是个好娃儿,让大家今后要把他当成自家人一般看待,工作上不要让他为难。
听着老组长质朴的话语,看着昏黄的灯光下一张张诚挚的面孔,楚云天的心里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散会后,一些人回家要走几里山路,有的要翻山越岭踏过沟底再爬山,有人打手电、有人打火把,也有些人则什么也没有,将就着点点星光摸黑走山路回家。
楚云天谢绝了村主任叫他去他家里睡的好意,打算就跟组长凑合一夜。
组长老婆前天回了娘家,儿子在外地打工,刚好给他搭个伴。
就是组长自己有点不好意思,家里条件差,老婆又不在家,一个人也没讲究,床上有些脏。
不过楚云天也没嫌弃什么,搞农村工作,天天跟这些泥土地里混的“泥腿子”
打交道,迟早要过这一关的,他要尽快把自己当成老百姓中间的一份子。
第二天一早,楚云天怎么也没有想到,组长门前聚集了几个人,他们怕他在大山里迷路,要送他下山去另外一个组。
他再三推托,最后他们还是派了3名代表送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